農村勞動力大量外出,果樹無人看管,果農就近委托專門的公司代管,實行有償服務。近日記者在渝北采訪時了解到,正在該區大力推廣的果樹委托代管模式”,實現了農民、大戶、公司、政府共贏。市農委特色經濟作物發展處處長洪國偉認為,這種模式是城鄉統籌背景下農村經營管理機制的一大創新。
說到果樹委托代管模式”,不能不提到一個人———羅崇福,一個渝北石船鎮農民。2008年,在外打拼多年的他回到老家,在石船鎮石埡村流轉了515畝土地種植柑橘。羅崇福原本是從事運輸業,對種植業不熟悉,果園建設之初相當艱難。后來,他找到渝北區農委,在專家們的推薦下,羅崇福在區內招聘了一批具有豐富種果經驗的農民和果技員,順利建成了一個標準化柑橘示范園,去年已試產掛果。而通過套種蔬菜、林下養雞等模式,新建果園前期效益豐厚。
羅崇福的果園出名后,區里很多果園業主和大戶前來參觀學習,有人趁機提出,請羅崇福幫忙給自家的果園作技術指導。抱著給朋友幫忙的心理,羅崇福開始給一個大戶開展技術指導,60多畝果園約定一年收取9000元(約150元/畝)服務費。一年過去后,這位大戶覺得效果比較好,比自己專門請技術員還劃算,就繼續請羅崇福幫忙代管。
這件事讓羅崇福嗅到了商機。他詳細調研了全區果業,發現渝北26.5萬畝果樹主要由農民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管護水平亟待提高。而該區因大量勞動力外出務工,導致果樹管護乏人情況嚴重。
我請的技術員比較多,噴霧器、嫁接工具也比較多,多管幾個果園完全沒問題。”羅崇福說,經過分析,他覺得開展果園管理服務業務很有市場,于是在去年12月成立了一家專業化服務公司———旭博農業,服務范圍貫穿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
據介紹,產前、產中服務主要包括技術咨詢、技術指導和培訓、日常管護等,主要通過委托代管”模式運作,即在承包關系不變的情況下,果園的日常管護工作交給公司代為處理,公司提供全托”、半托”、次票”三種類型的托管服務。全托按株收費,每株每年10到15元,根據樹齡、長勢等情況定,實行全包干,即農資、技術服務、勞務、果品銷售等全部由公司承擔;半托只提供技術咨詢服務,一般每月到現場指導1次以上,按畝收費,每年每畝50到100元,按照規模大小確定單價;次票即提供一次或幾次高接換種、修剪、病蟲害防治等服務。而產后服務主要是以保護價”收購水果并打造精品水果,開展配送服務。
古路鎮草坪村400余畝仙桃1號”基地于2004年建成,但由于疏于管護,早該投產見效的桃樹遲遲不見效益。接下委托代管業務后,旭博公司立即采用統一施肥、統一病蟲防治、統一組織果農修剪、統一疏果”等技術措施進行管護。今年6月,草坪桃子終獲豐收,家家戶戶桃農都因此賺了錢。桃農卿龍彬說:這還是托管的第一年,產量和品質還沒達到最好,但產量和產值已是去年的好幾倍。”
據了解,目前旭博公司已簽約托管面積達4850余畝,還有2000余畝果園也基本洽談完畢,即將在近期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