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合肥高新區內企業陽光電源成功登陸創業板,首日收盤價34.72元,漲幅達13.84%!至此,高新區內上市企業已達13家,上市企業數量居合肥各縣區之首,這一成就無疑是體現高新區經濟發展的一個晴雨表”。
20年前,合肥高新區在改革開放大潮中應運而生,成為我國首批國家級高新區之一。近些年,合肥高新區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決貫徹市委市政府的各項戰略部署,搶抓建設合肥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市示范區、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等多重政策疊加的戰略機遇,圍繞深入推進二次創業”,強力打造千億高新”的主題,發揮創新優勢,突出項目建設,全力服務企業,扎實推進城市西部組團建設,經濟高速增長,創新成效顯著,園區和諧穩定,輻射帶動能力不斷增強,在國家高新區綜合評價中躍升至第12位。
二十年磨劍成績斐然
回望一路走來的二十年風雨兼程,合肥高新區創造出一串串令人矚目的成績,書寫了一個又一個合肥驕傲”:這里誕生了世界第一臺VCD、國內第一個基因工程重組藥物、國內第一臺C波段全相參移動式多普勒天氣雷達”、領先世界的中文語音平臺,催生了光電色選機、氣象雷達、大型電力保護設備、電源轉換設備、干擾素的單克隆抗體親和層析膠、基因重組葡激酶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產品。高新區企業擁有有效專利2311項,其中發明專利668項。200多項科研成果獲得省市獎勵,10項科技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培育出了科大訊飛、四創電子、安科生物等一大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標準和品牌的高新企業,這些潛力大、成長性好的本土企業正逐漸成為園區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
在北京奧運會、神七”飛船、上海世博會三大盛事中,合肥高新區眾多企業大顯身手:科大訊飛的語音播報系統在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中,為國際友人提供了優良的聲訊服務,科大立安的消防自動監控和滅火系統為奧運場館和世博會場館作消防員”,四創電子的天氣雷達讓奧運帆船賽更安全,合肥陽光電源公司承建了世博園區11個場館光伏發電系統,合肥通用機械研究所研制的測試系統為航天服進行體檢”,四十三所用芯片”掌控宇航服體溫”……
今年以來,高新區緊緊圍繞全年各項目標任務,著眼爭先進位,加快促進快速崛起。9月份,全區經濟保持健康穩定發展勢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及增加值雙雙刷新歷史紀錄,消費市場繁榮活躍,招商引資形勢向好,財政收入持續增長。前三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財政收入、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及增加值逼近2010年全年總量。1~9月份累計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528.53億元(含合作區全部694.97億元),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134.38億元(含合作區全部177.2億元), 1~9月份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180.41億元。引進省外資金129.89億元,其中實際利用外資累計完成1.56億元。
科技創新搶占機遇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合肥高新區在科技創新這一引擎的拉動下打出了一張又一張的特色牌。
目前,合肥高新區建有合肥國家大學科技園、合肥留學人員創業園等各類科技企業孵化器10家,其中國家級孵化器6家,建筑面積100萬平方米,在孵企業700多家。在合肥高新區規模以上企業中,一半以上來自孵化器畢業企業,科技企業孵化器為合肥高新區的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大的后備軍。
依托周邊豐富的科教資源,高新區還鼓勵和吸引大學、科研院所入區興辦企業和企業化運營的研發機構。歷經20年發展,高新區已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7家,國家863”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2個,國家級工藝裝備實驗基地1家,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家,國家級檢測中心8個,企業博士后工作站18個,為企業創新提供了不竭的智力源泉。
電子信息產業已經成為合肥高新區的特色牌。在安徽省軟件行業協會認定的202家軟件企業中,有120家企業落戶在合肥高新區,占總認定企業數的59.4%。2008年,園區土生土長的科大訊飛成功上市,成為國內語音產業惟一上市公司,其正在興建的產業基地將成為全國最大的語音產業化基地。2010年2月,合肥國家動漫及服務外包產業基地開園,來自北京、上海、蘇州、杭州等地26家知名企業首批入駐,基地以新興動漫、網絡游戲、虛擬現實、影視制作和服務外包等產業為發展方向。年內,基地內各類動漫和服務外包企業將達到200家以上,動漫和服務外包總產值將實現20億元,實現稅收1億元。
光機電一體化產業是合肥高新區的支柱產業。有光機電一體化企業200余家,優勢產品涵蓋汽車、叉車、冰箱、洗衣機、電子變壓器、開關電源、流量儀表、色選機、光波房、太陽能發電機等,其中出口企業27家,產品遠銷歐美、中東、東南亞、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
打造和諧生態區
既要讓經濟快速健康發展,還要讓老百姓享受到更多的實惠、實實在在地體驗到幸福感。這些年來,合肥高新區始終把民生工程作為各項社會事業的首要任務來抓,不斷加大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革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快發展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為轄區居民創造富裕、文明和諧的生產和生活環境。
合肥高新區在強力推進 大建設”的同時,高度重視對拆遷農民利益的保護,在征地補償補助、醫療、就業、養老保障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合肥高新區興建了興園小區、蜀南庭苑、柏堰雅苑、香樟花園、永和家園等安置小區100多萬平方米,配套建設了學校、菜市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活動中心等配套設施,千方百計擴大就業渠道,將被征地農民全部納入城市社會保障,切實改善拆遷群眾的生活居住條件。
在社區建設方面,合肥高新區完善社區管理模式,健全了社區設黨(總)支部、社區管理中心、居民委員會、社區議事委員會等機構,擴大基層民主。平安開發區”活動深入開展,文明城市創建”扎實推進,連續三屆獲得安徽省文明單位”稱號,兩次獲得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榮獲全國模范勞動關系和諧工業園區”。
嚴格保護環境,嚴把項目入口,創建全省國家級首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打造依山傍水、青山綠水的宜居環境。全區綠化率42%,2009年拒批環保未達標的億元以上項目2個。
10大項目繪承接華章
2010年新年伊始,國務院批準實施《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規劃》,這是安徽發展史上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合肥高新區搶抓眾多政策疊加的難得機遇,把引進重大項目和服務企業作為工作主線,以優勢產業和骨干企業為載體,推進產業集群承接。
高新區圍繞產業規劃和區域定位,以家電、汽車、電子信息等優勢產業為載體,培育和引進一批投資額度大、牽動性強、帶動力大、產出高的大項目和科技含量高、潛在市場大、處于行業或產業高端的新”項目,已經培育和引進一次性投資10億元以上大項目10個(合肥三洋、美的榮事達、格力、大陸輪胎、長安汽車、中煙精品線、賽維、晶澳、中建材、日本NSK、美國3M),形成了引進一個、帶動一批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動了高新區優勢產業集群的形成。從第一家企業入駐至今,高新區已擁有企業3000多家,外商投資企業400多家,世界500強投資企業10余家,境內外上市公司投資企業50余家,其中園區孵化培育上市公司13家。
高新區秉承項目是生命線,面向全球大開放,大招商、招大商”,著力引進國內外行業龍頭企業和世界500強企業,努力實現引進一個、帶動一批的集群效應。2010年以來,合肥高新區建成及在建項目近150項,總投資約700億元,產業涉及家電、汽車、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高端裝備等產業。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項目共48個,項目總投資450.3億元,占項目總投資的比重達到64%。尤其是引進了一批諸如格力中央空調、美的中央空調、賽維LDK太陽能、長安、晶澳太陽能、美國3M、韓國樂天、英國MICC、日本精工等重大項目。
新一代信息技術、變頻節能技術引領家電產業高端升級,產業規模快速擴張,格力公司在高新區累計總投資達56.3億元,三洋公司新建年產400萬臺節能電冰箱項目即將開工,格力商用空調、美的中央空調即將投產,2010年高新區家電企業生產空調、冰箱、洗衣機2190萬臺(套),占全市家電四大件產量的51.8%。汽車及高端裝備制造業擴張升級,長安集團30萬輛微車改造項目將于今年10月試投產;公共安全產業確立了全國領先地位,與電子科技集團38所、中國科技大學等合作建立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獲批成為全國唯一的國家級公共安全信息技術特色產業基地,安徽量子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全球首個開工、首個建成、首個使用”的合肥城域量子通信示范網項目啟動建設;太陽能光伏產業異軍突起,全產業鏈推進,陽光電源入選中國新能源企業30強”和世界新能源企業500強”,賽維LDK、晶澳太陽能、美國3M、中建材等一批龍頭企業的重大項目加速推進,千億光伏產業呼之欲出;動漫及服務外包產業快速聚集,區內企業增至305家,《黑臉大包公》等優秀作品走出國門……
爭當發展排頭兵
隨著國家對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與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建設的加速推進,安徽省與合肥市加快了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
合肥高新區作為合肥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市示范區和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先行區的建設主體,正按照省市把示范核心區建設成為創新成果持續涌現、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體制機制不斷創新、創新要素高度集聚的目標要求,加快合肥創新平臺一中心三基地”(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和應用技術研發中心、科研集群基地、科研孵化基地、產業化基地)建設,大力培育和引進公共安全、電子信息及軟件、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材料、動漫、LED、先進制造等產業。
目前,以格力、美的、三洋等為代表的千億元級家電產業集群,以長安汽車、大陸輪胎為代表的千億元級汽車與工程機械產業集群,電子信息、公共安全、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材料等集群紛紛崛起。下一步,高新區力爭在全國形成1~2個知名的特色產業,3年培育億元以上創新型企業200家、上市企業30家,使其成為承接高端產業轉移的重要載體。
面對新一輪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合肥高新區管委會主任李兵充滿信心地說,高新區將迎難而上,搶抓機遇,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增強奮力崛起、爭先進位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把握機遇,著眼長遠,突出重點,以合肥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市示范區建設作為合肥高新區深入推進二次創業”、實現二次騰飛”的新起點,加速集聚創新要素,大力培育和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提升綜合服務功能,全力建設以高新技術產業為特色的城市西部組團,努力把合肥高新區建設成為創新能力強勁,高端產業發達,國際化水平較高,創新人才集聚,輻射帶動能力強、人居環境優美,具有高新技術產業特色的現代化科技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