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2重慶經濟系列訪談
去年,重慶在攀登內陸開放高地的路途上創造了一連串佳績:利用外資增速連續4年全國第一;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速連續5個月全國第一;渝企走出去”,在2010年海外投資20億元的基礎上,再投60億元……重慶打造內陸開放高地的目標已提前一年實現。
市外經貿委主任王毅昨日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重慶內陸開放高地的建設將進入上檔提速的新階段,不但外資、外貿、外經數據要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還將重點建設內陸國際貿易中心城市,發展服務外包,努力將重慶建成國際化大都市。
建設國貿中心城市
為對外投資設標靶
去年我市對外貿易取得了矚目的成績,進出口增幅躍居全國第一。今年,重慶內陸開放上檔升級,首先要確保的是外貿的高速增長。
王毅說,今年,重慶將建設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汽車、船舶、科技興貿創新等十大出口基地”,促成汽車整車進口口岸、設備融資租賃中心、進口消費品集散分撥中心等八大功能平臺”。這"八大功能平臺"將令重慶成為口岸高地,不但可以促進本地外貿發展,還將吸引周邊地區的貨物到重慶出口。”
同時,重慶還將瞄準主要海外市場進行產品營銷。今年,我們將主攻歐美、南美、港澳臺、日韓、東南亞及澳洲市場。除了打好筆記本電腦出口這張牌,還將在汽摩、機電等傳統產業中培育出"十大出口品牌"。
另外,今年重慶的走出去”戰略將更加精確,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王毅介紹,在政策方面,市外經貿已經制定了走出去主體功能區投資規劃,還與商務部簽署走出去備忘錄,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擴大走出去若干意見,破解投資融資難的問題,為企業走出去提供相應的解決辦法和政策扶持。
在投資領域方面,市外經貿委將鼓勵渝企面向日韓美法澳等十大進口國市場,選擇性地在銅材、成品油、大豆、鋼材、紙漿等十大進口產品有選擇、有計劃地走出去”。
重點發展服務外包
做世界的辦公室”
去年,重慶已成功布局全球最大筆記本電腦基地,這意味著在IT領域,重慶已成為全球工廠”。成千上萬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將轉化為城市藍領。
但重慶的計劃不僅限于此。王毅說,近年來,以軟件和信息服務外包為代表的服務外包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大趨勢,服務外包成為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新選擇。
今年重慶將啟動十百千萬工程”,壯大服務外包產業,讓更多重慶人成為城市白領,將重慶變為世界的辦公室”。
十”是建設十個服務外包示范區”。在已經確定的五個市級外包示范區基礎上,選擇部分發展基礎較好、潛力較大的區縣和開放功能區,使總數達到十個以上,通過示范區帶動,擴大外包總量,促進我市外包產業跨越式發展。
百”是吸引百萬大學生”從事服務外包。采取高校、職教、企業和社會培訓機構聯合辦學方式,探索訂單式教育”模式,提高大學生從事服務外包的崗位技能;培育電子信息及云計算、業務流程外包等領域人才,儲備服務外包人才,實現我市從事服務外包大學生100萬的目標。
千”是引進千家服務外包跨國企業”。瞄準美國、歐洲、印度等服務外包發達的國家和市場,鎖定世界500強和全球外包百強企業,引進服務外包龍頭企業來渝設立接發包中心、交付中心等,實現千家以上外包企業集聚重慶。
萬”是培育萬家服務外包中小企業”。一方面完善制度,落實政策,增強企業實力,營造服務外包企業蓬勃發展的環境;另一方面幫助和引導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拓展離岸業務,夯實萬家中小外包企業產業基礎。
實施1336”開放戰略
把重慶建成國際化大都市
重慶內陸開放高地的建設,為重慶乃至中國西部的開發和開放打開了一扇大門。今年我市將圍繞1336”大開放戰略,努力將重慶打造成為國際化大都市。
戰略中的1”,就是打造內陸開放高地,建設國際大都市的目標,包括5年累計利用外資500億美元、進出口3000億美元、境外投資300億美元、離岸外包100億美元、金融結算9000億美元、口岸物流4000萬噸。
第一個3”就是建成三大國際貿易通道,貫通長江、歐亞、南向三大貿易通道。具體來講,一是建設長江水運大通道;二是建設渝新歐”經新疆至歐洲的鐵路大通道;三是建設南向分別經深圳、廣西、云南接東盟地區的大通道。特別是重慶至昆明南向”610公里的貿易大通道,這條新的國際物流通道將利用渝黔鐵路由重慶經貴陽、昆明后,到達大理,由瑞麗出境,由緬甸西部若開邦的皎漂港出海,通達印度洋和中東地區。
第二個3”就是建成三大對外開放平臺。一是建成重慶兩江新區對接世界平臺,兩江新區世界500強入駐數達到120家,外資金融機構入駐數達到100家;二是建成重慶保稅港區口岸平臺,圍繞保稅加工,建成年產1億臺筆記本電腦及電子信息產品的出口加工基地;三是建成國家級開發區產業平臺,打造新能源、煉油、材料、裝備制造、通信設備等萬億工業板塊。
戰略中的6”就是建成六大開放中心,即中國西部加工制造中心、交通物流中心、科技教育中心、金融創新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會展中心六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