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在中國發展歷程還不過20年,但服務外包產業生長”速度驚人。尤其是北京,近10年取得了20倍以上的高速增長,2011年離岸外包收入更是超過24億美元。有專家指出,中國服務外包產業已經從靠價格競爭的1.0時代”邁向了靠能力競爭的2.0時代”。
雖然距離首屆中國(北京)服務貿易交易會”(京交會)舉辦還有兩個月的時間,但近日走訪了多家企業后,記者發現,在國內服務外包產業的領軍城市——北京地區的眾多服務外包企業早已開始躍躍欲試,期待在5月28日開幕的行業盛會上收獲合作機遇,拓展發展空間,結交同業朋友。
如同北京服務外包企業協會理事長曲玲年對本報記者所說,服務外包是一項迅速上升的朝陽產業,尤其是北京,近10年取得了20倍以上的高速增長,2011年離岸外包收入更是超過24億美元。
占先機發展服外一馬當先
盡管在中國發展歷程還不過20年,但服務外包產業生長”速度驚人。位于北京的中關村一直被譽為中國的硅谷”,大型軟件和信息技術開發企業多落戶于此。這也成為北京在全國最早開展離岸外包服務,且能保持全國領先地位的天然優勢。
北京服務外包企業協會秘書長李勁表示,1995年左右,跨國軟件巨頭的陸續進入,也帶來了服務外包業務。民營資本敏感地抓住了這一機遇。2005年以后,隨著政策的扶持,服外產業迎來了發展高峰。博彥、軟通、文思等一批如今在中國服外行業大名鼎鼎的企業,也是在這樣的過程中一步步成長起來的。
如今已在全球設立了24個辦公室和交付中心的軟通動力信息技術(集團)有限公司,2007年時百萬美元的客戶只有8個,2011年就已增加到15個。去年,軟通的收入超過2.8億美元。
記者從北京市商務委了解到,截至目前,北京從事服務外包業務的企業已達400多家,業務范圍覆蓋了ITO(信息技術外包)、BPO(業務流程外包)、KPO(知識流程外包)等多個領域。
據統計,2011年北京服務外包業務結構中ITO仍為最主要業務,達到了17.98億美元,較2010年同比增長了49.7%,在所有執行金額中,ITO所占比重為73.43%。與此同時,以生物醫藥研發為代表的高端KPO業務也在迅速興起,與2010年相比,北京市2011年的KPO執行金額同比增長超過200%。
靠能力北京服務”漸清晰
北京服務外包產業的迅速發展不僅體現在企業數量上,而且服外企業的競爭力也在不斷提升。2011年,入選的全國十大服務外包領軍企業中,有4家來自北京;百家成長型企業中,北京企業也獨擁19家。此外,已有5家北京的服務外包企業在香港和美國上市。
在北京一些大型企業進入快速成長期,并逐步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行業領先企業的時候,北京服務”的形象也在日益清晰。
曲玲年指出,得益于政府在產業和政策上的多方扶持,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前景看好。而中國服務外包產業也正從靠價格競爭的1.0時代”邁向了靠能力競爭的2.0時代”。未來,服外企業應更多地依靠專業能力、高質量的業務交付和更貼近用戶的產品體驗來爭取訂單,不再是單純依賴價格優勢。
而今看來,微軟的軟件漢化版,和三大航空公司之一的航班排班系統等服務外包案例,正是北京服務外包企業實力的見證。經濟發展在基礎設施的大量投入后,企業的軟性需求,如生產或管理效率等影響核心生產力方面的需求也會增加,因此帶來的國內市場前景是巨大的。”博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斌表示,隨著國內服外企業承接能力的不斷增強,近兩年,國外客戶也更多地將業務從印度轉移到中國。此次首屆京交會是為企業在家門口提供了接觸潛在客戶,和與同行交流的良機,并可將中國企業更好地推介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