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下旬,受臺風和強降雨的影響,泰國連降暴雨引發長達4個多月的洪澇災害。根據泰國總統英拉12月8日表示,這場50年不遇的嚴重洪澇災害預計給該國造成約1.3萬億泰銖(1美元約合30泰銖)的經濟損失。
由于洪災的影響,2011年泰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只保持在2.4%。但世界銀行預測,泰國2012年的經濟增長率將保持在4%,復蘇勢頭強勁。泰國災后重建是保持經濟增長的因素之一,具有遠瞻性投資眼光的投資者仍會把泰國視為很好的投資目的地。
假設你有20萬以上的投資額和環保達標的產品(項目),并有意向境外投資,那些接下來的信息可能對你有所幫助。
從2005年起,湖北省財政設立省外經貿區域協調發展促進資金,其中專門列出走出去”發展項目和相應鼓勵政策。其中包括:
(1)鼓勵企業開展國際服務外包業務。對企業提供在岸服務外包業務給予30%的資助,單個項目資助金額最高不超過20萬元;對企業提供離岸服務外包業務給予30%的資助,單個項目資助金額最高不超過30萬元;對企業與境外企業合資、參股、合作開展服務外包業務給予30%的資助,單個項目資助金額最高不超過30萬元;對成為國際跨國公司外包服務提供商的企業,給予一次性資助20萬元;對已為在華跨國公司提供服務外包業務的企業,給予一次性資助10萬元;對專業承辦機構開展的國際服務外包推廣活動,按實際發生費用的50%給予資助,單個項目資助金額最高不超過20萬元。
(2)鼓勵實施走出去”戰略。對企業開展對外承包工程 (含援外項目)前期費用給予3-50萬元不等的資助,對境外直接投資前期費用給予3-20萬元不等的資助,對對外勞務合作企業,省級外派勞務綜合基地和外派海員生源基地給予10-30萬元不等的資助。
(3)鼓勵促進外經貿能力建設。對國際間經貿學術和人員交流合作、外經貿人才培訓項目,按項目實際發生費用給予50%的資助,單個項目資助金額最高不超過20萬元。
同時,2009年度,中央財政安排了湖北省保持外貿穩定增長專項資金,該專項資金主要采取無償資助方式鼓勵企業走出去”。 具體包括:
(1)對企業或行業組織在境外建設商品(企業)營銷中心及售后服務網絡,按實際投入給予50%的資助,單個項目資助金額不超過30萬元。
(2)對企業或認定公共服務平臺為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而實施的國際標準認證、出口市場產品認證及相關注冊、評估、檢測、備案等,按實際投入給予適當資助,單個項目資助金額不超過50萬元,公共服務平臺資助不超過200萬元。
(3)對從事對外承包工程、對外勞務合作、對外直接投資等業務的外經企業,因對外承包工程在境外設立項目機構、對外勞務合作派出管理人員、在外設立企業或機構的按實際投入給予適當資助,單個項目資助金額不超過50萬元。
泰國災后經濟狀況
泰國洪災殃及了以下行業:
農業:泰國是全球最大的稻米出口國。此次發生洪災的地區,恰好是泰國傳統的農業區。據泰國農業官員透露,泰國大約100萬公頃稻田已經被毀,約占總面積的10%。洪水泛濫后,泰國政府已把主要稻谷預計產量從2500萬噸降至2100萬噸。
電子產品制造業:泰國是全球第二大硬盤生產國,世界四大硬盤廠商西部數據、希捷、東芝以及日立均在泰國設有工廠。據了解,在洪水的影響下,西部數據等硬盤廠商都被迫關閉工廠。工廠關閉導致國內的硬盤價格上漲。在深圳,500G的硬盤報價此前一直維持在270元至280元之間,2011年10月24日已漲至420元,漲幅高達55%。
汽車制造業:泰國是日本汽車廠商的一個海外基地,此次的洪災淹沒了泰國中部大城府的多個工業區,由此導致多家日資汽車及汽車零部件企業停產超過兩周。
BOI上海辦事處主任批塔雅·樂瑪哈利表示,此次洪災也讓部分產業受益。
洪災過后需購買家庭用品、家具和電器以代替洪災造成的損失,因此,建筑、建材、機械(生產或進口工業機械、建筑機械)產業,環境清潔產品和服務業,汽車和摩托車維修業等市場空前活躍。
截至2012年3月底,泰國大部分產業都已經從去年底國內爆發特大水災中復蘇,例如汽車產業的生產能力高于洪災前;飲料產業的生產也回到接近水災爆發前的水準。
不過,還有部分產業的生產仍低于水災前的水平,例如電腦、集成電路、空調、奶制品、鞋等,估計還需要1~4個月的時間才可恢復到災前的水準。
泰國招商優惠政策
泰國鼓勵外商投資的優惠政策主要分為區域政策和產業政策兩大類。
區域政策:泰國全境被劃分成三個投資促進區域。以曼谷為中心,周邊6個府加起來是第一區,第二區是第一區往外圍走的一圈,第三區是泰國版圖往上走及往下走的地方,離曼谷比較遠一些。三個區所享受到的稅務、關稅退減、基礎建筑投資補助有所不同。在第一區,如果按照規定達到要求去投資的話,可以免繁瑣的稅3年,第二區可以免7年,第三區免8年,還有其他一系列的優惠。
產業政策:2000年泰國公布的新促進投資條例將行業優惠重點從過去的制造業轉向了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科技及人才開發領域、公共事業和基礎服務業以及環保和預防污染項目上。這些企業屬于特別重視的項目,無論設在哪一個區,均可獲免繳機器進口稅和免繳8年法人所得稅的優惠。此外,設在第三區的投資企業(項目)還可享受補貼優惠,即從獲利之日起,允許將水、電費的兩倍作為成本從利潤中扣除,為期10年。同時允許將基礎設施的安裝和建設費的25%作為成本從利潤中扣除,規定期限為:從獲利之日起10年內,任選一年扣除上述費用。
泰國投資環境
稅收政策:根據泰國稅收法律,外國公司和外國人與泰國公司和泰國人同等納稅。目前,經泰國內閣已經批準的降低企業所得稅稅率方案如下:給予公司和普通合伙企業降低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以應納稅額為凈利潤的30%為基準,減幅標準如下:2012年12月31日或之后任一日期為止的會計年度只征收23%的企業所得稅。2013年1月1日或之后任一日期算起的會計年度只征收20%的企業所得稅。
房地產產權:泰國和中國的房地產產權差異比較大。在土地制度上,中國的土地制度是租賃,住宅是70年,在泰國,這個時間是999年一直到永遠,相對來說土地的產權是有保證的。另外,泰國目前沒有房產稅,也沒有公攤面積,按照中國的公攤面積15%~20%的類比算法,在泰國買一個55平米的房子相當于中國的70平米,70平米相當于90平米,中國人到泰國買房現在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有業內人士這樣表示。
在房屋租賃方面,曼谷寫字樓租金為每月14~23美元/平方米,普通公寓租費約為每月6~10美元/平方米,服務公寓約為10~30美元/平方米。隨著中小企業對租用工業園區內廠房和倉庫的興趣不斷增加,工業園區內工廠和倉庫出租市場也將呈增長趨勢。
勞動力成本:泰國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高低,泰國最低工資范圍在每天151銖至206銖之間(2012年最新政策將最低工資標準提至每天300泰銖),曼谷及周邊地區最高。部門經理及工廠廠長月薪約2000~3000美元,工程師約1500~2000美元,辦公室職員700~1000美元,勤雜工、司機約300-500美元。
經營成本 水費計收標準:按用水量從小到大分為12檔,居民用水費率每立方米在8.5-14.45銖之間,政府、商業、國營企業、工業及其它用水的費率每立方米在9.5-15.81銖之間。電費計收標準:小型企業、商業與住宅的電費費率為1.8-3銖/千瓦時,大中型企業為1.67-1.73銖/千瓦時。
申請BOI一站式前期服務
3小時內便可完成赴泰國簽證、工作證辦理;如果組團去泰國商務考察,還可享受免費導游和翻譯服務等等。2012年3月29日,在漢舉辦的外資貿促會上,記者獲悉泰國工業部下屬的投資促進委員會(BOI)設立了一站式投資服務中心,旨在為投資泰國的外國企業和個人提供更便捷的協助服務。
編后:
在經歷去年洪災之后,泰國正致力于努力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對于泰國而言,其投資環境中最重要的優勢不在于勞動力成本的低廉,而在于泰國經濟的創造性”。隨著東盟經濟共同體(APE)的逐漸啟動,泰國正致力于成為東盟的物流中心和設計中心,反映在產業政策扶持方向上,則是從過去的制造業轉向高新技術、環保產業、新能源和工業設計等領域。總之一句話,泰國正在邀請中國投資者一起掘金東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