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外包,是大連乃至中國的軟件產業邁出國門、走向世界的關鍵一步。通過服務外包,大連的軟件產業掘到了第一桶金,完成了產業發展的原始資本積累。這10年,中國軟交會通過產業政策發布解讀、行業趨勢分析預測、新技術新產品推出、創新應用模式展示,成為助力國內企業參與國際合作、提升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助跑器”。10年間,中國軟件產業規模擴大十幾倍,年均增長38%。大連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產業收入年均增長保持在50%以上,收入增加50倍,出口增加45倍,企業數增加9倍,從業人員增加了20倍。
突圍國際化,打破軟件產業路徑之困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浪潮中,任何一個產業都無法通過閉門造車”興旺發達。2003年,中國軟件產業總產值超過2000億元,達到一個新的歷史高峰,但軟件產業國際化的路徑選擇仍然模糊。而此時,印度、愛爾蘭在世界軟件市場上聲名鵲起,引發了人們對于軟件外包業務的關注。
軟件外包,就是一些國家的軟件公司將非核心項目通過外包形式交給人力資源成本相對較低國家的公司開發。引進軟件外包,就等于引進外商投資;承接服務外包,可以拓展服務貿易新領域,使出口由貨物向服務延伸,更可以帶動制造業的提升。于是,2003年誕生的軟交會被賦予了重要使命,尋找中國軟件產業通過服務外包方式融入世界軟件產業的路徑,提升國際競爭力。
《大連宣言》讓世界認識中國軟件產業
2003年,首屆中國軟交會的熱點莫過于中日軟件企業洽談會”和大連軟件產業國際化示范城市說明會”。對日軟件外包頗受企業關注,日方代表團近80位企業人士成為國內企業爭搶的熱點,討論會場爆滿,很多人是站著聽完的。以軟件產業國際化為鮮明特色的大連經驗”更是得到了高度贊揚和重視。國家863計劃”計算機軟硬件主題專家組成員呂建所作的《關于軟件產業國際化與中國軟件產業發展的報告》,引發了業界對中國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國際化道路深層次的思考。
以外包推動發展大連在這個國際化”方向指引下,開拓了日本、韓國乃至美國、印度的市場,逐漸成為亞洲軟件開發及信息服務的中心。大連經驗”很快引發了鯰魚效應”,時隔1年,在第二屆軟交會上,來自中國、印度、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亞太地區的政府高官以及部分國際著名IT企業高層管理人員聚集一堂,共同研究探討亞太地區軟件和信息服務國際合作的潛力和前景,并宣布了《2004亞太地區軟件和信息服務國際合作部長峰會大連宣言》,新型的產業全面合作伙伴關系就此建立。
大連軟件外包能力全國第一
在《大連宣言》的推動下,中國、日本、韓國等國政府積極鼓勵企業開展廣泛交流,在技術轉讓以及開放、市場準入、質量認證、知識產權保護、人員交流等方面進行密切合作,大連乃至中國的軟件產業真正邁上了國際化合作共贏”之路。
到現在,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已成為大連的名片,服務外包能力與潛力位居全球第五、中國第一,在人才、環境、市場國際化方面已經走在國內前列,形成了一定規模的服務外包企業集群。東軟、華信、海輝3家大連企業連續多年位居全國軟件出口三甲。與此同時,服務外包也成為外資投向大連的新熱點,大連軟件園已經成為國內軟件和外包出口額最大、外資比例最大的軟件園區。全市累計擁有外包企業近千家。
企業通過外包積累了充足的資本和豐富的經驗、技術,逐漸發力自主創新,圍繞本地經濟特色在航運、物流、工業管理和工業控制等領域推出了一系列大連研發”產品:現代高技術的數字醫療產品被列為國家863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項目,使國外相關產品在國內的銷售價格降低40%;大連圣達中標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綜合管理信息系統總體規劃設計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