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面對外部市場形勢的變化以及內部成本壓力不斷上漲的挑戰,中國服務外包企業的比較優勢已然不在。怎樣推動中國服務外包企業的發展,已經是成為中國服務外包亟需解決的問題。
正如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主任騫芳莉指出的,產業創新將成為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繼續向高端延伸的必由之路,未來服務外包企業將在利用新技術,加快商業模式和產業、業務領域創新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服務外包也很可能出現創新活動與產業升級相互動的嶄新局面。
在本屆中國(蘇州)服務外包創新年會上,國內服務外包領軍企業,以及國際知名服務商、發包商,面對目前IT領域新變化,以及國內服務外包企業轉型升級,進行了深入探討,并發表了獨到的見解。
未來一半企業會在云相關市場
微軟是中國一個比較大的發包方,包括今天與會的文思創新、浙大網新,都是我們的合作伙伴,微軟國內的發包量在2億-3億美金,微軟國際給中國的超過10億美元,每年都在高速的成長。
近兩年,IT產業發生了很多新的變化,在這里我總結跟服務外包相關的四大變化。
第一,是IT的消費化。過去IT主要是用于工業和企業,近兩年大家看到很多游戲、影視行業。這反映整個IT向消費化的轉變趨勢,把傳統的服務外包行業都打破了,產生了更多的機會。
第二,是平臺化。很多服務外包企業靠規模,基本上要規模很大才能到國際上去接包,這幾年發生變化,IT越來越復雜,導致大家會在一個平臺上做一些開發,平臺化導致說IT越來越簡單,在一個平臺上去做定制,導致了中小的企業可以參與到外包的過程當中。這是一個結構化的變化,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云計算,我們預計大概在未來五年內,有一半的企業會把自己的企業搬遷到云或者到云相關的市場上去,云是一個平臺上的產品,這很容易把業務外包進去,這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
第三,是移動化。未來移動化的趨勢會有很多的企業、學校、政府部門會把自己的APP(應用程序)放到這樣的移動設備上,包括安卓的設備、蘋果的設備、微軟的設備,這一趨勢帶來非常大的變化,外包延伸到個人的開發。
第四,是IT的智慧化。中國的人口福利很快就會到期,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不再成為優勢,怎么得到超額利潤?像IBM、微軟的顧問咨詢都是比較典型的案例,做咨詢和外包其實并不是把成本降低了,但是企業愿意花更高的成本雇傭這樣的大公司,因為我們有很多技能是其他公司不具備的。
創新不是空中樓閣
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浙大網新在服務外包領域的體會。創新不是空中樓閣,是由內外兩方面的因素驅動的,內部是根據自身的企業的實力,業務發展的階段;外部根據服務的市場,在我們客戶需求的基礎之上再創新。
從我們的情況看,我們內部的要求,經歷了大概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大概十年前我們開始做服務外包的時候,追求降低成本是企業的第一需要。當時一切的創新基本上都圍繞著降低成本。
第二個階段,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實力的提升,我們和客戶的關系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就是和我們的客戶開始分工合作。這時候,我們的創新更多關注到業務的創新上,關注如何提高我們自身的技術能力和業務能力。
第三個階段,是最近我們的服務又提升了一個層次,更大的關注如何運用新的技術手段或者新的商業模式為我們的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
從外部來看,浙大網新的發展經歷了兩個過程。
原來我們的用戶主要是一些高科技企業,創新的關注點都集中在技術方面,后面隨著我們自己的業務發展,我們的的焦點轉變為更多地使用新的技術為客戶領域創造新的變化,為他創造更多的價值。
在服務外包領域,相對低層次的競爭其實不是創新,是成本,控制成本,提升您的專業能力。隨著行業的發展,現在客戶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更高一個層次的競爭必然伴隨著不停地創新。
但是一個外包企業的創新代價、成本是非常高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注意到不能單單依靠企業自身的能力和資源。我們是浙江大學背景的一個上市公司,目前,我們和我們的大股東浙江大學合作,包括利用政府提供的一些支持,把多方面的力量集中在一起,作整合式的創新。
我們做了很多與智慧相關的事情。前十年一直在走IT服務的道路,我們公司的第三個五年計劃,是跟著國家的十二五”規劃同步的。在三個五年計劃中,以智慧城市為核心往前推進。這里面,世界大的公司,IBM、微軟等等公司也都提出來核心的觀點。做智慧城市的時候,我們接觸了很多的政府,除了在咨詢,以及其他很多方面解決他們的核心問題,帶動后續的整個IT服務業務外,很大的程度是我們與很多地方的政府去聯合做了一些服務外包的業務。
拓寬服務外包企業價值鏈
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和客戶對服務外包項目逐年降低成本期望的矛盾的出現,導致服務外包的產業面臨一個很大的挑戰。為了能夠去很好的迎接這個挑戰,從我們自身的經驗來講,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變革。
第一方面就是商業模式的變革。第二個方面是拓寬整個服務產業鏈,尋求自身健康的發展。
商業模式方面。東軟之前在健康醫療領域為醫院提供一些醫療設備和信息系統,以前基本上是以解決方案提供給客戶。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和生活水平提升,人民對健康關注度越來越高,我們利用已有的解決方案的同時,來提供一個新的商業模式,就是說為我們的終端客戶提供一個健康醫療計劃,我們叫做熙康”計劃。通過這樣的計劃,所有的個人客戶通過一些終端的設備把自己的健康信息發過來跟醫療顧問做一個咨詢,通過系統來分析,我們這個熙康”計劃也是基于云計算的技術平臺,使它的實現更加方便和有力。
在服務鏈條變革方面。傳統的服務的外包,基本上是企業的某一個流程外包給了服務商,由服務商針對流程進行實施和交付。供應商根據服務所需要使用的人員數量,大部分直接按照人員報價,與人工成本緊密結合。這對公司來講,面對目前不斷上升的國內成本,在控制上是很困難的。這就需要我們企業進行變革。比如,在醫藥和保險領域的呼叫業務,目前在國內競爭非常激烈,很難通過單純的外呼帶來健康的盈利。但如果你在這個行業有豐富的經驗和大量的行業數據,你就可以給你的客戶提供進入這個市場的產品解決方案。這樣,你的公司價值就體現出來,這樣的項目就不僅僅是和人力成本結合的。
中印服務外包產業差距仍非常大
服務外包的全球市場正在醞釀新一輪歷史性的機遇和挑戰,在上一波相對比較低端的服務外包的離岸交付的大潮過去以后,歐美企業正在加速把一些原來比較高端的、復雜的業務、傳統上在岸交付的業務,向新興市場加速轉移。
我們通過第三方的公司做了一些調研,我們的預期是將來幾年在中國包括印度這樣的國家會面臨非常大的人才供需問題,尤其是高端的人才,這需要我們的企業在高端人才的培養,在應用模式的創新上面下工夫,去做好相應的準備。如果這一輪的競爭做不好,我覺得中國的服務外包企業不僅會在將來很長的時間內繼續遠遠落后于印度,同時甚至會輸給非洲這樣一些地區國家。
中國的服務企業在和印度企業的競爭方面。在下一輪的競爭中,我們在起跑線就輸了,在跑道上又輸了。很多人有不同的觀點,現在與印度的差距越來越小。我有一點不同的看點,我更多地看到我們目前與印度的差距依然非常的巨大。我們很多全球企業在中國外包業務必須交給中國企業去做,除此之外我們沒有其他優勢。我們的成本比印度高;我們人均所創造的產值比印度低,是印度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我們服務的覆蓋面,無論是業務的覆蓋面還是地域的覆蓋面比印度要窄的多。
出處:中國服務外包編輯整理/ 本刊記者 舒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