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為推動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早期參與者,親眼見證了中國服務外包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中國政府一貫高度重視并積極促進現代服務業,特別是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早在2007年,國務院就決定將蘇州工業園區作為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首家示范園區,賦予了一系列的支持和扶持的試點政策。同時,在2009年將這些政策推廣到經中國政府批準的示范城市,這些扶持政策的有效實施,為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和企業的壯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已經過去的6個年頭,我清晰地看到2011年中國的服務外包企業數量已經達到了1.6萬家,離岸的合同執行金額已經達到了238億美元,占全球市場份額的23%,從業人員達到了318萬人,其中大學生就業223萬人,占70%。這與我們設計目標的時候相比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服務外包正在成為中國深化改革開放,推動產業升級,促進結構調整,吸納大學生就業的重要的新的領域和新的重點,正在對實現中國的社會經濟科學發展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江蘇特別是蘇州,是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一片熱土,中國的第一個服務外包示范園區就是在蘇州設立的,國家促進服務外包發展的政策也是在這里先行先試的。江蘇把服務外包產業作為戰略的新興產業給予重點扶持,江蘇同時也是全中國唯一的擁有三個國家級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的省份。江蘇和蘇州的實踐,為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許多經驗,我相信江蘇人、蘇州人的創新精神,將繼續推動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實現新的跨越。
盡管工作崗位發生了變化,但我仍然一直關注著中國目前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我認為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發展服務外包產業具有巨大的空間和潛力。今天,我也愿意借此機會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近年來中央企業的發展情況,并就如何加強與中央企業在服務外包領域開展合作,談談我的一些想法和看法。
從上世紀90年代,中國實行國有企業改革以來,中央企業通過深化改革,調整結構,實現了持續快速的增長,核心競爭力不斷提高。目前由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中央企業共有118家,涉及石油化學、電力電信、航天航空、鐵路、冶金、汽車電子、醫藥科研、鋼鐵建筑等20多個行業。它們大多屬于國民經濟的關鍵企業和重點領域,2011年末,中央企業的總資產達到了28萬億人民幣,營業收入約20萬億,凈利潤近1萬億。
近年來中央企業在國際化經營方面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一大批中央企業走出國門,在全球范圍內開展國際化的投資合作,中央企業的境外資產年均增長29%,營業收入年均增長30%,利潤總額年均增長12%。2011年,世界500強企業中,國資委管理的中央企業共有38家。
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央企業在信息技術、軟件外包等現代服務產業領域已經具有了較強的競爭能力。例如,石油行業的央企已經開展地球物理勘探數據的統一集中和處理;電信行業的央企已建立呼叫中心并開展對外合作,云計算業務發展方興未艾;鐵路行業積極與跨國公司開展鐵路信號軟件業務合作和交流。與中央企業在現代服務業開展合作,對從事服務外包業務的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和發展潛力。
今天,我也非常高興看到國有企業和央企代表也來參加這次年會。中央企業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提出,做優做強中央企業,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指標。實施轉型升級、科技創新、國際化經營、人才強企、和諧發展的戰略,并將加快現代服務業作為中央企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工作,鼓勵中央企業開展服務創新和商業模式的創新。
我認為大家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抓住這一難得的新的發展機遇,在發展離岸外包業務的同時,加強與中央企業的合作,積極拓展在岸服務外包的市場業務,為此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加深相互了解,共同開拓市場。通過前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中央企業在中國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的地位,涉及國計民生的各個領域和產業。目前,中央企業正在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產業升級,對于開展相關產業、流程、服務的服務外包已經有了一些探索和實踐,客觀上形成了市場需求。與此同時,服務外包產業作為現代服務的一個主要形式,在提供專業化標準方面具有先天的優勢。服務外包的企業經過了這么多年的發展,通過承接離岸業務,已經形成國際標準的體系,相比較而言,對中央企業的業務形態和管理模式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無論是中央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和跨國公司都應該進一步相互增進了解,在此基礎上開展戰略合作,創新商業模式和業務發展模式,形成良性互動,實現共同發展。
第二,創新鼓勵政策,支持加快發展。事實證明,中國各級政府為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制定了政策措施,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促進了服務外包產業的快速發展。當前,服務外包發展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需要進一步根據變化的情況,加強學習和研究,不斷創新支持和扶持的政策體系,重點是要在吸引人才、培育創新能力上下工夫,以適應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需要,推動中國服務外包的企業實現新的發展,新的跨越。
第三,加強人才培養,提高競爭能力。支撐服務外包產業的核心來自于企業,基礎是人才,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高等院校、行業協會為培養適用性人才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后要調動國內外的資源,加大引進人才的力度,培養既了解國際市場又了解國內的發展情況,懂技術、善管理的人才,不斷提高服務外包人才的素質和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
我衷心地希望這次年會能夠成為服務外包企業與中央企業加強合作的新機遇和新平臺,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產業發展和實現全面協調和持續的科學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全面提高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能力
出處:中國服務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