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開放,成為重慶引領西部地區崛起的不竭動力。重慶將繼續加快建立內陸開放型經濟體系,不斷提升經濟開放程度,拓展開放廣度深度,圍繞打造一個國際大都市,建設三大貿易大通道”、三大開放大平臺”、六大開放功能中心”,推進1336”開放戰略,提升開放軟實力和競爭力。
貫徹314”總體部署,把重慶建成國際大都市。王毅談到,當前國內競爭國際化、國內市場國際化、跨國公司本土化,重慶應學習東京、紐約、洛杉磯、芝加哥、香港、新加坡、首爾等城市的國際化發展經驗,全面提升城市開放型經濟競爭力、影響力、承載力及軟實力。盡管近年我市對外開放取得巨大進步,但全市人均GDP、出口依存度、第三產業占比、引進世界500強企業數,以及外國總領館、國際學校、國際醫院、國際直航航線數量和信息化水平、綠色智慧產業發展、科技創新能力等方面,與沿海及國外仍有較大差距。
作為中西部唯一直轄市,重慶理應在未來10年的西部大開發、大開放中有所擔當,把重慶建成中國西部加工制造中心、交通物流中心、科技教育中心、金融創新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會展中心,以完成314”總體部署賦予的增長極及加快率先任務。
王毅介紹,下一步,重慶還要提高利用外資水平,建設中國西部跨國公司總部聚集區。利用渝洽會”做大外資合同存量;擴大500強央企戰略合作投資規模;加強與廣東、浙江合作,承接長三角、珠三角產業轉移;鎖定與世界十大競爭力城市產業合作。
同時,要加快構建國際貿易通道,加快對外貿易方式和結構轉變。這其中包括提升 渝新歐”和保稅港作用,打通南向貿易通道,建設歐洲進口分撥中心,爭取成為國家外貿優化布局首批重點城市,建立重慶兩路寸灘保稅港區國家進口商品展示交易創新示范區”。
重慶還必須盡快建設走出去”戰略平臺,獲取全球戰略資源。2011年,國家外匯儲備3.181萬億美元,為我市企業聯合央企抱團出海創造了條件。十二五”期間,重慶計劃對外投資300億美元,擬面向十大進口國和十大進口商品地走出去。
另外,重慶將加快建設服務外包園區,打造經濟增長綠色引擎通過服務外包提升現代服務產業水平,圍繞大型離岸數據中心建設,推進服務外包十百千萬工程”,支持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推進電子商務結算等加快發展。今后重點建設10家以上服務外包示范區,吸引100萬名大學生從事服務外包,引進1000家服務外包跨國公司,培育10000家本土服務外包企業,建立市級有關部門—服務外包示范區—服務外包企業”共建機制,著力建設美國硅谷、日本東京、印度班加羅爾三大境外接單中心,支持正大軟件、中聯信息等ITO外包,HP、APL、貝寶、軟島離岸結算、電子商務等BPO外包,中冶賽迪、林同棪公司等KPO文化創意外包,到2015年實現外包產值1500億元,使重慶成為創業創新創富樂園。
更為關鍵的是,重慶還將加大對外開放政策力度,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2011年重慶出口依存度由2010年的6.7%提升到的12.8%,對GDP貢獻率由2010年的23.4%提升到31.4%。但傳統產業外向度已明顯低于筆電等新興產業,2011年汽車產量達到172.2萬輛,出口汽車整車15.8萬輛,出口占比不到10%,傳統產業國際化水平相對較低。今后要重點加快傳統產業擴大對外開放,主要針對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建立健全外向型政策支持體系,提供財稅政策支持,減輕進出口企業稅費負擔,降低外向型企業水電氣等要素和經營成本,提供企業勞動用工保障,幫助企業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