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5年,中國迅速涌現了一大批服務外包企業。在行業利潤下降、成本上升階段,專家認為服務外包園區首先應該做好定位,選擇細分產業;其次,服務外包園區在政策制定中應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去看待當地的產業布局。
在ISG中國政府業務主管及首席顧問姜振鵬眼里,自2006年商務部開始服務外包千百十”認證至今,服務外包園區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2006年,各基地城市都去申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同時領導團隊開始學習行業知識,形成統一的思想意見,弄清楚什么是服務外包產業。”2006年~2009年這三年,各基地城市進行戰略規劃、大規模招商、海外拓展。這既是一個無序的過程,也是國內和國際眾多咨詢公司分享盛宴的過程。很多企業在這個過程當中找到自己的市場定位,完成初期的戰略規劃,但這個工作還停留在比較表面的層次。”姜振鵬指出。從2009年開始,第一批服務外包園區已經開始冷靜思考,如何把戰略規劃真正落地,實現產業聚集,如何讓已經進駐的企業實現服務于民的目的。”姜振鵬說。
然而,在行業利潤率下降、成本上升的現階段,目前已有上百家園區和園區內企業,而且還有不斷涌入的新競爭者。服務外包企業如何把握好下一階段的機會?
市場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業內人士打趣,現在發展服務外包就像進入中國股市一樣:市場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這些年,中國服務外包城市和園區走了幾條不同的發展道路。
有的城市領導不怎么重視,結果產業和企業沒什么起色;有的城市領導非常重視,3~5年迎來了高速發展,迅速實現產業聚集,但這樣的城市很有可能隨著領導換屆或者一些意外突發情況選擇產業轉移,漸漸退出一線競爭者的行列;還有一些城市和園區真正從中獲益,選擇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2012年開始,第一批沒有參與競爭的園區又以新的身份加入競爭。姜振鵬說,這些園區面臨很多不確定性和風險。
真正能夠享受成果的,只屬于少數園區。姜振鵬說,也就10~20家能分羹”。
以印度為例,印度服務外包產業體量遠大于中國,真正能獲益的園區卻是掰著手指頭都能數得過來的。而中國還沒有趕上印度的體量,隨著體量擴大,到享受成果的時候,近百家園區中將有很多面臨打水漂或是巨大浪費的局面。
事實上,中國政府服務外包產業很大程度上借鑒了印度發展的經驗。印度發展服務外包的模式是,政府放棄企業稅收,寄望獲取較高的個人所得稅,同時帶動周邊產業,以個人消費帶動經濟。然而目前來看,中國大部分從業人員收入較低,政府不僅失去了部分企業稅收,個人也未達到起征稅標準,并未實現產業發展的初衷。
而談到對于服務外包發展至關重要的人才培養,姜振鵬指出,很多地區提供了豐富的基礎性人才供給,但如何將基礎性人才轉化為產業人才,是園區沒能扎實解決的問題。
很多園區在產業發展初期,最直接的思路是要迅速實現龍頭企業聚集。這可能是很多領導在給下級布置工作時一個大的方向和思路,”姜振鵬說,這個東西有沒有錯?沒有錯,但是沒有指導意義。”從企業自身來說,他們需要園區扎扎實實筑好軟環境,改善商業環境、產業環境、產業人才供給,這樣招商引資才可能水到渠成。姜振鵬認為有這種意識的園區在中國實屬鳳毛麟角。
據幾位軟件行業的企業家向記者透露,在這些年的發展中,園區錯誤地選擇了一些合作伙伴,導致出現園中園”爛尾工程。
中國有很多優質科技企業,也有山寨貨和水貨。當一些企業將心思放在地產上時,他們便以科技為概念圈地建園,卻沒辦法幫助當地政府實現產業聚集的目的。姜振鵬說,只有具備豐富產業知識的地方政府才能辨別合作伙伴靠不靠譜。
如何笑到最后
過去5年,中國迅速涌現了一大批服務外包企業。下一階段,到底能有多少企業具備在國際上與跨國企業扳手腕的能力,多少園區能夠笑到最后?
姜振鵬認為,如果把一個園區想象成一家企業,招商部門就相當于企業銷售。園區作決策和企業作產品決策或新市場決策并沒有本質的不同。
他認為園區首先應該做好定位,選擇細分產業。
那么就園區定位而言,到底是先經過理性思考做服務外包比如金融中心,還是先隨意發展,等龍頭企業聚集過來后,再提供政策支持這個產業?姜振鵬認為,如果能夠在一片空白的情況下獲得龍頭企業的垂青,無疑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可以遵循后一種模式去發展。但這個情況的發生,背后一定有非市場化因素的推動。比如,某地產業基礎并不理想,但由于當地領導和龍頭企業主管是同鄉、同學,龍頭企業便落地在此。如果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只能通過市場化方式解決定位問題,需要先進行理性科學的定位。
關于外包產業如何定位,姜振鵬認為可以從三個角度來思考。首先是當地有沒有市場亦即服務外包需求,如果有的話,哪些是想涉入這些需求目標的企業?它可以作為優先招商引資的對象;其次是產業供給,使用產業人才的企業也可以作為招商引資的對象;再次要考慮當地的產業熱點,比如云計算,這既是個競爭非常激烈的領域,也是資源、政策最密集的一個領域。如果選擇這個領域,需要考慮能否回避產業熱點、如何以合適的方式參與產業熱點競爭。”
除了定位之外,如何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去看待當地產業布局也是園區在進行政策制定時需要考量的前提。
姜振鵬建議地方政府和園區從構建產業系統的高度來招商引資。比如,昆山花橋金融服務產業鏈已具備產業系統雛形,用戶的信用卡服務都有配套的金融外包服務支撐,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都聚集了一些企業。
雖然目前這些企業還未躋身成熟之列,但上下游之間形成了互動關系,有利于當地產業系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