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商情在線27日專稿, 外包運維服務對企業級IT系統來說并不新鮮,許多運營商都有此類業務開展。用戶在完成了IT基礎設施的招標和建設過程之后,將系統托管在數據中心,由服務商提供7X24小時的基礎運維服務。而與云服務相比,傳統IT外包托管服務的內容相對固定,平臺的整體搭建通常由客戶來決定,在整個系統中,基礎設施之上的應用層面運維,也通常由客戶來實施,因此在整體項目中,主導權大多把控在用戶自己手中。
而相比之下,基于云計算的運維服務則有比較大的差別,系統的主導權更多在服務商自己手中,用戶不需要去關心系統的構建方式,只需要關心按照自己業務系統的需求,所需的計算和存儲資源、需要的服務等級和可靠性保障,以及自己所需要支付的費用,對于客戶自己參與運維的能力需求也會大幅降低,服務商在服務深度上也能得到進一步的強化。
缺少準確的通俗化定義
實際上,云計算一直有著嚴謹明確的定義。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NIST)對云計算的定義是業界公認的權威版本:云計算是一種模型,它可以實現隨時隨地,便捷地,隨需應變地從可配置計算資源共享池中獲取所需的資源(例如,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及服務),資源能夠快速供應并釋放,使管理資源的工作量和與服務提供商的交互減小到最低限度。云計算的基本特點是:隨需應變的自助服務、無處不在的網絡訪問、資源共享池、快速而靈活、計量付費服務。
這個版本傾向于專業,充滿了技術化的詞匯,它很難讓非專業人士理解云計算的本質特點。于是,云計算是什么”的通俗化解釋不斷出爐。
我們討論的云計算到底為何物?在某種程度上,我認為理解云計算的最好方法就是,這是一種工作環境,我們科技行業和所有的IT員工都將為公司服務的一種工作 環境。我們要用這種方式來最好地服務于當前的PC、電話、電視、互聯網和企業數據庫業務。這是一個機遇。”--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
然而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原有的產品服務前面加了云”字,從云計算”擴展出了更多名詞--云郵件、云手機、云存儲……這些名詞的流行,逐漸將網絡應用服務與云計算等同了起來。只要是通過網絡向用戶提供服務,就是在做云計算。于是乎,連一些做Web 2.0應用的廠商也鼓吹著我們也是做云計算的”。云計算被渲染成了一項活躍在網絡云端無所不能無所不在的技術,仿佛什么都可以云化,在互聯網上什么都是云計算。
眾所周知國內云計算產業遠未成熟,但是業界已經開始有濫用云計算”概念的情況,尤其是在向最終用戶宣傳的時候。如果云計算”概念的濫用現象持續下去,最終只能驅使用戶認為云計算”不過是互聯網應用的代名詞,進而徹底拋棄云計算”的口號。
云計算服務的本質是IT系統外包
當然我們首先要區分兩個概念--云計算技術”和云計算服務”。
云計算技術”是指一種技術架構,主要包含了虛擬機、虛擬資源管理調度、數據存儲、海量數據管理、分布式計算等技術,這個技術架構對外表現出非常優秀的并行計算性能、規模伸縮性和健壯性。
云計算服務”是指使用云計算技術架構建立資源共享池,向用戶提供隨需應變、可計量付費、快速靈活的自助服務,可用于替代用戶本地自建的IT系統,用戶可使用無處不在的網絡接口訪問服務。
云計算廠商采用云計算技術”向用戶提供云服務”,最終用戶通過網絡訪問云服務”。云計算廠商在面向最終用戶的宣傳中,很少區分這兩個概念,而是將這兩者統稱為云計算”。由于用戶對服務內容的興趣遠大于技術實現細節,所以廠商宣傳更多集中在前者,對云計算”概念的炒作和濫用也多出現在前者。
要區分什么是云服務”,什么不是云服務”,需要抓住其本質。云服務的本質就是IT系統外包,使用外部廠商提供的云服務取代內部自建的IT系統。其重點不是用戶通過網絡訪問云端的服務,而是將原本在用戶內部部署的IT系統放到了服務廠商的云端。這是云服務區別于其他網絡應用的地方。使用云服務之前,用戶訪問內部網絡,使用內部IT系統提供的功能。使用云服務之后,用戶將IT系統的建設維護外包給服務廠商,通過租用云服務”的付費方式,通過外部網絡訪問云服務,使用原有IT系統所提供。
站在未來的生態圈
目前,行業用戶對云服務的需求已經從最初硬件主導的成本控制,慢慢轉向通過云服務來實現商業價值,謀求更快的發展速度。在一些發展速度較快的業務領域里,行業用戶不僅接受和使用完全以服務方式交付的云模式,更將云的服務資源理念引入自身業務,創造出自身獨特的商業價值。比如依托不同個人和企業應用而不斷拓展業務的國有大型銀行,以及希望通過云計算體系整合上下游資源并且提供標準化服務的蘇寧等企業,都會在未來承載起行業云運營和服務者的重任,同時實現角色從云使用者到云服務提供者的延伸。
而這種行業云的變革趨勢,也會為面向云提供服務的業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單一的提供商將越來越難以滿足企業在云計算方面的各種服務需求,在不同企業間形成良性合作的生態鏈,將為直接面向用戶提供云服務的企業提供莫大的助益。
在云計算模式下,IT與業務的整合趨勢越來越明顯,無論云計算通過何種方式實現,都需要服務的提供者能夠深刻地了解客戶的應用需求,而不是簡單地實現虛擬機和自動化的搭建和維護。在不同行業中,云計算的部署方式和承載內容都會有比較大的差別,而對行業應用非常熟悉的,專門的行業服務商和對底層技術更為熟悉的廠商、專業云服務商合作,共同為客戶提供服務,也不失為云服務產業中一種理想的生態體系。
此外,傳統的IT渠道仍舊有機會成為新興云產業鏈中的一個環節,云服務的銷售,同樣可以通過傳統的IT渠道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