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兩年將陸續過期的服務外包鼓勵政策,有望得以延續,并有更多新政出臺。
國際投資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周銘,今天在第四屆中國國際服務外包交易博覽會”現場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將于今明兩年陸續到期的公共平臺建設資金,以及服務稅收優惠,不會到期結束,應該會調整延續,而且還會出臺更多鼓勵性政策。
更多鼓勵性政策包括扶植大企業并購,加強服務外包企業中高管理層培訓補貼等相關措施。而對于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的淘汰與擴容情況,她表示,目前評估辦法已經做出來,快到執行程序了,政府制定政策的目的是,要這些城市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通過市場標準來選擇。
因為我們有大量的企業都是新成立的,數量增長,不是原有企業本身的發展壯大。”她呼吁國家重視扶植本土服務外包企業,比如華為現在就走IBM(微博)/Intel 的從產品抓向服務的轉型之路,帶動給其做外包的包括中軟等供應商,若中國有一批領軍企業成長為全球前20的大企業,就能帶動一批本土的中小企業供應商。”
她建議企業積極并購發展壯大,同時國家應該調整目前普惠制”的產業政策,轉變對重點企業行業領域扶植:比如并購,融資外匯手續上的便利化支持。人才培養方面也需要有所傾斜。
為促進服務外包行業的發展,近些年來,政府出臺了大量扶持政策并批準了一批服務外包示范城市。截至目前,我國已有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大連、蘇州等在內的21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
隨后相關部門出臺了政策,從人才、資金、平臺、服務等多方面給予試點城市鼓勵和支持,以加快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其中包括,2010到2012年,中央財政每年安排示范城市各500萬元資金用于服務外包公共平臺建設;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這些城市符合條件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技術先進型服務外包企業離岸服務外包收入免征營業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