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國強大的外匯儲備和完善的基礎設施,國外金融服務外包商都瞄準了中國市場。杭州作為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不少外包商更愿意把眼光放到杭州,在昨天的第四屆中國國際服務外包交易博覽會”上,國際外包代表團和事先注冊的中國服務企業進行了現場洽談,有機會達成合作協議。
近年來,杭州致力打造國際知名的金融服務外包交付中心”、國內領先的軟件外包開發中心”和中小企業的托管應用管理中心”三大中心,2007年以來,杭州實現離岸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額年均增長95%。
據市外經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杭州市服務外包涉及軟件、金融后臺、通訊、影視、創意設計、專業服務、商務等各個行業,擁有專項扶持資金,并設立了人才培訓資助、出口獎勵等一系列鼓勵政策。服務外包行業只有進行差異化競爭才有生命力。”該負責人表示,目前金融、通信服務外包占全市總額的50%以上,在此基礎上要努力向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生物醫藥外包等新興領域拓展。
醫療服務創新和市場對接”是昨天的重點議題之一。中國醫藥(600056,股吧)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孟冬平認為,醫藥產業屬于朝陽產業,全球醫藥市場增速高于GDP增速2-3倍,而中國藥品市場規模約為6000億元,國內注冊的醫藥生產企業就有7100多家,經營企業多達十幾萬家,發展潛力非常巨大。中國醫藥產品和醫療服務供應發展態勢良好,但挑戰也很多。”孟冬平說,醫療行業集中度低,進入門檻很低,缺乏大而強的醫藥供應鏈核心企業,而且藥品流通成本過高,小、散、亂現象嚴重,中國醫療行業的平均利潤率還未達到1%,但其他國家卻達到了1.5%甚至3%,這些問題都是需要克服的。”同時孟東平強調,醫療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是未來醫療服務行業的發展趨勢,醫療服務業要樹立先進的服務理念,從價格競爭轉到服務競爭。
外包是加快健康領域改革步伐的一個重要途徑,而中國正在向服務型市場轉型,所以醫療服務業是個巨大的市場。”美國普林斯頓醫療聯盟亞洲/中國理事長侯文璋認為,應該以病人的需求為核心,將一系列世界級的醫療服務公司引入到中國,讓國外企業在中國找到商機,也可以幫助國內本土企業提升醫療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