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現狀如何?哪些方面需要加快提升?政府、企業、高校應當如何發揮各自職能,助推服務外包產業快速發展?昨日,清華大學軟件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服務外包人力資源研究院副院長顧明來洛,為我市相關委局、企業、學校等負責人作專題報告。
服務外包產業,經濟轉型的助推器
我市的服務外包產業剛剛起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倡導下,去年,市第四職業高中轉型為洛陽市服務外包學院。除此之外,洛陽理工學院、洛陽師范學院等30多所學校已經相繼開設了與服務外包相關的專業,如呼叫專業、電子商務等,在全省處于前列。然而,如何加快服務外包產業發展,還需要各級職能部門、企業、學校以戰略性眼光進一步提升認識。
目前,我國有21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這些城市在推進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建設方面出臺了不少舉措,尤其是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的競爭已趨白熱化。
現在,我市還未被列入服務外包示范城市。顧明認為,要想在未來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型升級,逐漸從勞動力密集型的制造業向現代服務業轉變,建立有本地特色的產業隊伍。因為,服務外包產業的快速發展,是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
明確產業發展,打造產業需求人才庫
顧明介紹,目前,國內外服務外包企業在進行項目落戶選址時,通常將地方人力資源環境放在首要位置。為此,洛陽在明確服務外包產業特征和發展規劃的基礎上,要結合區域人力資源環境現狀,確定人才發展規劃,建立人力資源儲備庫。
顧明提出,要依據國家研究出的標準體系,以本地發展方向為指引培養人才,建立人才資源的公共服務平臺,用足夠的符合人才標準的從業者拉動投資,形成產業集群,實現從招商引資向招才引資轉變、從投資拉動經濟向人才帶動經濟轉變、從資源密集型向知識密集型轉變。
差異化起步,政企校聯手發力
文化資源豐富是我市優勢所在。顧明認為,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升級,離不開文化的滋養。洛陽在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同時,要注重與文化的融合,形成洛陽特色”和自身獨特優勢。
顧明認為要從三個方面著力:一是政府層面。作為政府,要將人才標準體系建設納入產業發展規劃,并作為核心產業要素給予高度重視;通過人才標準的建立與實施,促進高校與企業的融合;建立符合本地區產業發展的從業者能力基準線,通過從業者能力測評,構建本地區服務外包人力資源庫,提高本地人才質量和匹配度。
二是企業層面。作為企業,要通過參與專業標準體系建立,將產業用人需求導入教育過程;通過提供實踐實訓案例、實訓教員等資源,建立企業與高校合作的新機制;通過與高校對接,加快選聘人才的速度。
三是學校層面。作為學校,要將學生能力培養納入專業培養標準體系中,盡快解決育人標準與用人標準脫節、教學內容與實際應用脫節、教學評估與教育產品(學生)脫節的問題;將校企合作中企業承擔的課程、實習等工作給出具體標準,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
相關鏈接:服務外包產業
服務外包產業,是指基于在經濟發展的帶動下,企業為了更好地發展,將其非核心的業務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優秀的專業化團隊來承接其業務,從而使其專注核心業務發展,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目的,而催生的一批新興產業。目前,我國正面臨著從工業化到后工業化的轉型關鍵時刻,服務外包產業是發展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