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青島市商務局的統計,2011年,青島市服務外包離岸合同額達到4.42億美元,同比增長131.4%,是2008年的11倍;執行額3.22億美元,同比增長107.8%,是2008年的9倍;而在今年1至9月份,全市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額5.84億美元,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4.9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09.9%、249.5%。
連續3年多實現100%以上的膨脹式”增長速度令人瞠目,而除了合同額及執行額的倍增,服務外包企業的遍地開花以及大項目的落地,更讓投資者們看到了青島整個服務外包產業的濃烈氛圍。
目前,青島全市注冊登記服務外包企業達220家,其中,2011年當年新增服務外包企業72家,為近3年來增長最快的一年;全球服務外包前三強簡伯特公司、全球物流前十強亞致力公司、IBM、微軟、惠普、卡特彼勒、優創、武漢光谷等眾多知名企業相繼落戶。
在今年5月18日召開的青島市服務外包協會成立大會上,青島市商務局局長馬衛剛透露,今年青島市還將重點推進十大服務外包在建項目建設。其中包括一期先期建設12萬平方米的簡伯特青島項目、鳳凰島影視動漫創意城項目、總建筑面積約73萬平方米的青島光谷軟件園項目、總投資40多億元的青島國際創新城項目、總投資超過5億元的阿里巴巴青島項目、占地面積6萬平方米的膠州服務外包城項目、投資3000萬元的亞致力集團大中華區管理運營中心項目、印度NIIT中國北方運營中心項目以及印度威普羅(WIPRO)青島公司項目等。
打造政策高地
如此神奇的青島速度”令人振奮,但青島市卻并不滿足,今年9月份,青島市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16年,青島市每年將投入上億元,支持服務外包企業做大做強,打造國內外知名服務外包新旗艦城市。
今后每年,青島市區兩級財政用于支持服務外包發展的資金不少于1億元,政府出資建設的產業園區,以銀行貸款投入的方式,按照貸款基準利率給予50%的貼息補助;非政府投資者出資建設的產業園區,最高可享受專項資金2000萬元;外包人才實訓平臺可享受給予實際投資50%的補貼;每培訓一名服務外包專業的大學生,最少可享受補助1000元,每錄用一名大學生從事服務外包工作,最少可享受補助4500元。
為了吸引服務外包人才,青島市還將推進服務外包千萬平米”建設,配套規劃建設一批大學生公寓、人才公寓,將服務外包人才納入廉租房、公租房范圍,為各類服務外包人才創造引得來、留得下”的配套居住環境。同時積極創造條件解決服務外包高端人才,特別是來青島投資創業人員的社會保障、子女入學、戶籍遷移、出入境管理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
突破語言”瓶頸
目前,青島全市服務外包產業就業大學生已超過2萬人,然而這一數字與同類城市相比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全國服務外包產業轉移的大背景下,由于人力成本及生活成本的高企,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服務外包產業出現了向二線城市轉移的趨勢,而青島在這次轉移”中面臨著機遇,也有挑戰。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近幾年一直致力于培養服務外包人才,早在2009年8月就成立了軟件與服務外包學院,并積極對接服務外包企業,校企合作”培養外包人才,陜西中盈藍海創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就在學院落地,并且落地33天就實現了投產。
青職學院軟件與服務外包學院院長常中華告訴記者:2011年,我們學校在經過商務部認定的服務外包企業就業的畢業生達到了260人,而今年則有360人,然而在教學中我們也發現,語言能力成為制約很多服務外包畢業生成長的瓶頸。”
常中華進一步解釋,以大連為例,大連市發展服務外包起步早,而且是全國最早由政府主導進行的,除了這一背景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語言環境的契合,大連市的服務外包業起步于日本,眾多的日語人才也為其服務外包業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大連外國語學院就設有專門的軟件學院。
正是意識到這一點,青職學院在外包人才的教學組織管理上開始按照外語基礎進行分班,培養對應語言市場的外包人才。常中華告訴記者:目前來看,青島市進行這樣分類教學的高校還是太少,而且設立軟件學院的高校與大連相比,還是存在著數量和質量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