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外包成為國際競爭的新領域。由于服務外包蘊含的增長潛力巨大及其在國際間產業轉移和產業結構升級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不少國家已將其作為重要的國家戰略加以實施。
服務外包成為后危機時代國際競爭新的熱點。印度十分重視服務外包產業的政策扶持,確立了信息技術大國”目標,將軟件及其服務外包作為戰略重點,大力加強服務外包高端人才培養和技術標準認證工作,大力開拓國內服務外包市場。
目前,印度服務外包高端化趨勢明顯,許多外包企業具備承接高端大型項目的能力,知識流程外包開始成為印度服務外包日益重要的領域,KPO業務收入占全球業務的近70%。愛爾蘭在促進政策、基礎設施、法律環境等方面進一步完善,加大了稅收優惠、財政補貼。巴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發展政策,IT企業享受10%與雇傭勞動力有關的稅收減免,中央和地方政府給予設備和基礎設施的稅費減免。為鼓勵電信自由發展,菲律賓政府啟動了投資優先計劃”,將服務外包納入優先發展產業計劃,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從事服務外包的企業在任何區域或經營場所均可向政府申請成為經濟特區,享受優惠政策。
(一)接包方方面,基于市場、文化、資源優勢和對于產業轉移機會的把握,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初步形成了各自的外包業務特點
印度
大力發展離岸外包服務是印度重要的國家戰略,且已形成完整產業鏈;
印度大多數軟件出口企業集中在班加羅爾、孟買、馬德拉斯、新德里和海得拉巴,產業聚集效應使印度的軟件和服務外包企業在業務上降低了交易成本發揮出協同效應;印度重視項目管理和質量保障體系建設,重點關注系統的軟件開發流程和軟件質量保證,是世界上獲得質量認證軟件企業最多的國家。
加拿大
加拿大經濟上受美國影響較大,美國轉移工作到加拿大沒有法律障礙,因此加拿大在承接來自美國的離岸項目時會有較強競爭力;加拿大位于北美洲北半部,受益于地域優勢且與英語語言背景國家文化差別較小,對于吸收來自英語系國家的呼叫中心業務非常有幫助;加拿大在IT技術方面有較強的競爭力,在高端離岸服務方面有自身獨特的優勢。
中國
隨著中國政府對2006年啟動的千百十”工程的深入實施,目前已有22個城市獲批成為服務外包示范城市。政府從稅收政策、人才培訓、財政補貼等多方面對示范城市給予大力支持,助力各城市積極發展服務外包產業。除了充沛的人力供給、有競爭力的成本優勢外,中國吸引海外發包商的關鍵是巨大的、極具潛力的內需市場。
愛爾蘭
愛爾蘭本國人口較少、傳統產業規模小、市場需求優先,因此很早就把軟件出口和外包作為支柱產業。同時,愛爾蘭重視根據本國軟件人力資源特點發展中間件產品和軟件開發;愛爾蘭軟件業十分重視軟件質量保證和能力成熟度標準,并具有強有力的法律體系;基礎設施水平優良,愛爾蘭是全球通信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且有著暢通的物流管道和先進的國際性實驗室,適合承接高端領域的服務外包。
墨西哥
墨西哥與美國和拉美國家文化與語言相近,對于美國、西班牙的客戶有較大吸引力;墨西哥位于北美洲南部,緊鄰美國,兩國幾乎零時差的環境也成為吸引美國客戶的重要因素。而且墨西哥政府大力發展近岸外包,使得美國成為墨西哥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的主要客戶來源。
(二)歐美國家將面臨來自新興經濟體與日俱增的競爭壓力,同時歐美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也將會對發包到上述國家的離岸外包業務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據世界銀行官方數據顯示,2010年發達經濟體的GDP增長2.4萬億美元,而中等收入經濟體則是3.3萬億美元。2010年世界上經濟增速最快的前10個經濟體中有7個都是新興國家——中國、巴西、印度、俄羅斯、韓國、印度尼西亞以及墨西哥。一方面國內良好的經濟環境為新興國家開拓國際外包市場奠定基礎;另一方面,隨著新興國家經濟形勢好轉,全球技術人才資源開始回流”,從而為離岸外包業務提供有力保障。
在歐美整體經濟復蘇緩慢的背景下,貿易保護主義再出現抬頭信號。自全球金融危機與歐債危機爆發以來,歐美國內經濟復蘇乏力,企圖將其國內矛盾轉嫁到其它國家,歐美采取反傾銷反補貼措施,限制他國服務與產品輸入,歐美還管制適銷其服務與產品進入部分國家,并將一些貿易便利措施排除適用于部分國家。與此同時,全球與美元看齊的國際貨幣體系,使得擁有大量美元資產的新興國家(如金磚四國)經濟的正常、有序發展也造成了極大的威脅。由于美元的不穩定,中國的外儲安全堪憂;俄羅斯和南非由于是大宗商品出口國,因此受制于美國不穩定所帶來的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波動的影響;而印度、巴西以及中國更是面臨著低息美元不斷貶值而帶來的熱錢的沖擊,尤其印度在資本賬戶開放的情況下,壓力嚴峻。
綜上所述,歐美國家一方面將面臨來自新興經濟體與日俱增的競爭壓力,另一方面歐美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也將對發包到上述國家的離岸外包業務起到一定的負面影響。
(三)除了現有外包模式以外,新的創新模式將不斷涌現,隨著云平臺的引入,未來的軟件與服務外包交付模式將更多依賴云平臺,把握住云模式的地區和企業將在新的一輪競爭中脫穎而出
在經濟復蘇的背景下,IT在企業業務和競爭能力方面所起的作用開始重新成為關注的焦點,而云計算也是推動這一趨勢的關鍵因素。目前,大多數IT工作都可以通過云模型以基礎架構、平臺和應用即服務”的形式得以實現。隨著云服務交付模式的日趨成熟,更高層面的工作(包括業務流程、咨詢、設計和管理)也將實現云服務交付模式。
除了現有外包模式以外,新的創新模式將不斷涌現,隨著云平臺的引入,未來的軟件與服務外包交付模式將更多依賴云平臺,把握住云模式的地區和企業將在新的一輪競爭中脫穎而出。
(四)軟件產業未來將向著融合化趨勢發展,主要體現在軟件與硬件的融合及軟件與服務的融合
1.軟件與硬件的融合。基于軟件和終端的整合實現了企業的產業鏈競爭優勢。當前,隨著新興產業、新興業態的不斷涌現和發展,原有產業邊界被全面打破,產業競爭已從企業競爭演進到產業鏈競爭,IT跨國公司紛紛提出了新的發展戰略,力圖整合與重構產業鏈,提升基于軟件和終端的整合能力,率先確立競爭優勢。產業鏈整合是將促進傳統的終端設備制造、軟件開發、數字內容提供等產業環節進行重新組織,構建縱向一體化的產業鏈體系。通過產業鏈整合,能提高企業運作效能,提升企業的全面競爭優勢。
企業對全面IT解決方案的偏好促進了軟件與硬件的融合。越來越多的企業不斷尋求全面IT解決方案,以期在順應外部發環境發展的同時,滿足企業內部整合IT資源、促進業務增長及控制企業成本的需求。基于軟硬件整合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將有助于企業實現內部IT資源高效整合。
2.軟件與服務的融合。當前,服務化已成為軟件產業發展的基本趨勢,而商業模式創新是實現和推動軟件產業服務化的重要途徑和手段。云計算是軟件產業服務化的集中體現,其本質就是面向服務的商業模式創新。它改變了IT資源交付和使用模式,用戶能夠通過網絡隨
時隨地獲得所需的服務。基于云計算的硬設備、基礎軟件、開發工具、應用軟件、信息服務等新產品、新業態不斷涌現,產業格局正在發生巨大變化。
在企業為新應用平臺投入巨資并進行全方位應用之前,SaaS由于初始投資較低,還可以充當企業的試金石。新興市場中的企業在IT前期投入和舊版本系統方面的顧慮較少,企業傾向使用SaaS。
企業正在考慮將硬件和軟件維護開支轉向SaaS,這樣可以將許可證、托管和管理費合并為單一的租用費,從而形成一種高性價比的替代方案。
(五)發包商對接包商的行業能力要求越來越強,越來越多的接包商集中精力在特定的行業積累專業知識
隨著外包模式的不斷成熟,外包涵蓋的職能和領域不斷拓展和細分,除已經被廣泛接受的功能維度劃分外,基于行業劃分的專業服務日益受到關注。企業對于IT的期望已不僅僅停留在技術和產品層面,而是希望通過對IT的投資驅動業務增長,帶來創新的動力,因此未來基于細分行業的外包戰略是建立差異化競爭優勢的不二選擇,越來越多的廠商集中精力在特定的行業積累專業知識,研發解決方案,以期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建立核心競爭力。
行業化的研發外包尤為重要,接包商必需強化行業知識。研發外包是未來離岸外包市場增速最快的市場,且是具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專業化等特點,對于接包商在細分子市場的行業經驗要求較高。在未來技術不斷創新與應用需求日益細化的雙重推動下,接包商必須強化自身提供行業化研發外包的能力。
隨著各行業用戶業務與IT系統依賴度的升高,用戶越來越看重IT服務商對于自身所在行業的經驗與服務能力。行業用戶將越來越多的委托第三方供貨商提供產品創新與管理職能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