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訊(記者 燕冰)去年2月入駐時,我們承擔了集團18家子公司的財務業務,現在集團在大陸的29家公司中已有27家公司把財務轉移到了這里,業務量增長了40%,但工作人員只增加了5名,這就是財務共享中心的效率!”落戶蘇州2.5產業園的泰科電子財務共享中心運營部總監崔靜用數據演示”了服務外包的驚人效率。
在蘇州工業園區東部,一個蘇州成熟制造業的知識流程外包高地正在崛起。據介紹,蘇州2.5產業園自2010年6月啟動以來,園內已形成了企業管理咨詢、財務數據處理、技術研發服務、金融后臺支持等四大產業,在三期項目投用后,整個產業園將形成60萬平方米載體、100家知名企業、3萬就業人口規模,成為蘇州服務外包產業集聚發展的新平臺。近年來,面對服務業全球化帶來的歷史性契機,園區憑借雄厚的產業基礎,以大量知識型勞動者為依托,率先推動區域經濟由先進制造業向現代服務業的轉型升級。統計數據顯示,園區現有服務外包企業超過千家,從業人員約5.5萬人,ITO、BPO、KPO業務產值比例約為33%:14%:53%,六成左右的離岸業務來自美國、日本及中國臺灣、香港等。今年1-5月,園區在商務部服務外包管理系統中新登錄注冊企業數為46家,完成接包合同額為10.3億美元,同比增長12.6%;離岸執行額為6.6億美元,同比增長27.6%。
根據不同產業的特殊需求,園區精心打造各類服務外包載體,現已形成以國際科技園、創意產業園、騰飛蘇州創新園為依托的信息技術外包集聚區; 以生物產業園為依托的生物醫藥外包集聚區; 以生態科技智能產業園為依托的生態科技研發外包集聚區; 以中國電信蘇州呼叫中心產業基地為依托的呼叫中心集聚區; 以國際商務區為依托的商貿及供應鏈管理外包集聚區; 以CBD為依托的金融財務外包集聚區; 以創意泵站為依托的動漫游戲外包集聚區; 以科教創新區為依托的教育及公共服務外包集聚區; 以街道分園為依托的業務流程外包集聚區,一區多園的服務外包載體格局初具規模。此外,園區投資十多億元相繼建設了 SAAS公共服務平臺、軟件評測平臺、嵌入式軟件公共技術平臺等十多個服務外包公共平臺。
同時,園區服務外包招商更加重視質量,以及與周邊地區的錯位發展。園區引進了三星半導體(中國)研究開發有限公司、強生亞太財務共享中心、博世技術中心、百得電動工具共享服務中心、泰科電子財務共享中心、IBM全球交付中心等優質項目;培育及引進全球服務外包百強新宇軟件、大宇宙商業服務,思雋信息咨詢、薩瑟蘭全球服務公司等;已入駐項目凌志軟件、方正國際、萬國數據等逐步成長為總部或職能性總部。截至去年底,累計有11家全球服務外包百強企業入駐園區,園區服務外包企業獲得各類認證(含雙軟企業、高新技術企業)315項,累計91家企業獲得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認定。
此外,園區每年投入超過1000萬元,用于培養和引進服務外包產業所需的實用型專業人才。截至去年底,園區共搭建了8個面向畢業生及在職人員的實訓基地,涉及軟件、動漫、移動通信、集成電路、客戶服務、金融財會等園區外包發展迅速的行業領域,每年培訓1.5萬人次。園區還針對企業中高級緊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這兩類在職人員的培養需求,提供經費支持,并開展不同形式的專業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