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山東省商務廳的統計數字顯示,今年前10個月,全省相關企業共承接服務外包合同7751份,執行金額26.7億美元。其中離岸外包合同5903份,執行金額25.9億美元。顯然,離岸外包占據了絕對的主角地位。
實際上,服務外包除了蓬勃發展的離岸(國際)外包,還包括至關重要的在岸(境內)外包,只是由于種種原因,后者發展相對滯后。隨著國內服務業的加速開放,特別是相關新政的大力支持,在岸服務外包的巨大潛力將得到充分發揮。”山東省商務廳副調研員、導報特約評論員王新成表示。
服務外包須糾偏”
據了解,為應對世界經濟低迷形勢、加快外貿企業轉型升級步伐,近些年來,我國相關部門在人才、資金、平臺、服務等多方面,出臺了大量扶持政策推動離岸外包發展,使我國躍升為全球第二大服務外包承接商。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的促進政策‘重離岸、輕在岸’,許多在岸服務外包企業只能自生自滅。同時,由于一些部門、機構和企業出于解決自身就業、提高控制能力、保護知識產權等方面的考慮,許多服務活動仍然在內部進行,也使得不少外包企業失去了在岸服務外包的豐厚土壤。”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教授王曉紅提示。
王新成也表示,在岸外包與離岸外包是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關系,兩者不可偏廢。服務外包企業要做大做強,就必須依靠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共同作用。
新政力挺在岸外包
在王曉紅看來,應該把服務外包與國內服務業的發展、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緊密結合,統籌考慮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和促進政策,尤其要注重積極培育發展在岸服務外包市場,把企業承接國內服務外包作為增強競爭力的主要途徑。
為此,她建議,將服務外包產業促進政策由重點支持離岸外包擴大到所有的服務外包企業,同時要引導和推動國內企業、政府、社會機構等組織實現服務專業化。
值得欣慰的是,近來形勢正在發生明顯改觀。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推廣政府購買服務,凡屬事務性管理服務,原則上都要引入競爭機制,通過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會購買。這無疑為在岸外包發展打開了一扇大門。
王新成則提及,山東省政府近日出臺了《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辦法》,決定自明年起,各級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包括涉及民生的勞動就業、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基本養老、優撫安置、服務三農、法律援助、慈善救濟等服務在內的6大類57款316項服務。受此鼓舞,浪潮集團浪隨即與濟南市啟動了建設國內首個整體服務外包的電子政務云”平臺,承擔全市非涉密政府信息的運行維護。
種種跡象表明,在岸外包的春天”來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