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4月19日訊 為讓太湖水更清,我市將加緊實施擋藻導流圍堰等工程,并在藍藻打撈、處置等方面逐步推行服務外包,解決藍藻打撈人員年齡老化問題。這是昨從全市太湖藍藻打撈和湖泛應急處置工作會議上獲悉的。 近兩年,我市采取藍藻打撈、截污清源等措施,太湖富營養化程度逐步緩解。2007年至今,全市累計打撈藍藻567萬噸,為確保全年供水安全和安全度夏打好了基礎。近兩年太湖藍藻發生的頻次、規模較往年有所下降。
但太湖水體的藻型生境尚未有根本性改變,一旦氣象等條件具備,藍藻仍會大規模發生甚至暴發生長。”市水利局負責人說。藍藻治理仍是一個長期過程。
今年,我市將針對高峰期部分打撈上岸的藍藻未及時得到有效處理的問題,加強太湖沿線輸藻管道建設,有效延長藻水分離站的藻漿處理時間,提升藍藻處理能力,確保上岸藍藻不產生二次污染。針對貢湖灣和七里堤蘆葦蕩的藍藻難以打撈問題,我市實施擋藻導流圍堰工程,并通過增設打撈點和打撈平臺建設,提升藍藻打撈的效率和水平。
為加強藻泥資源化利用,今年我市將推動實施沼渣、沼液再脫水工程,太陽能藻泥干化技術工程等,以使藻泥得到更快更有效的處理。
市水利局人士說,藍藻打撈多在夏季高溫時期,而當前藍藻打撈人員普遍年齡偏高,新的打撈工又比較難招。推行藍藻處置服務外包,有利于吸引更多有技術、有能力的企業加入治太隊伍。 目前氣溫逐步回升,對藍藻生長十分有利。據預測,近期藍藻將加速生長。會議要求各地一著不讓抓好藍藻治理,利用藍藻尚未爆發前的這段時期,全面排查,確保人員、打撈船只、設施等準備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