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全市土地總面積才1569平方公里,作為廈門市主體的廈門島面積約128平方公里。而據廈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廈門常住人口373萬人,相比2012年底人口增長數為6萬人。據悉,廈門島內人口密度均高于香港、新加坡等地。在地少人多的地域狀況下,廈門必須要走高附加值的產業發展道路。
作為全球經濟轉型的產物與服務貿易的新興領域,服務外包具有較強的發展潛力和顯著的知識外溢效應,是未來中國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新支點,也是經濟轉型與城市發展向集約型模式轉變的關鍵。
結合廈門自身的地域特色以及服務外包產業的優勢所在,廈門發展服務外包產業可謂是體現了百姓富”與生態美”的內在要求。百姓富、生態美,即是福建全省的大戰略、也是美麗廈門的基本追求;既是廈門統籌城鄉發展的目標,又是實現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抓手。
根據IBM公司的調查數據顯示:制造業來料加工的增加值部分大約占總產值的2%-3%,最高不超過5%,而服務外包的增加值在90%以上;同樣金額的出口,服務外包對的我國經濟貢獻是來料加工的20倍以上。同時,服務外包的主要投入是人力和資金,不需要太多物質資源投入,這也就決定了服務外包不會產生太多污染排放,對自然資源的損耗低,有利于促進可持續發展,節約土地、能源等不可再生資源,減輕環境壓力,從而為緩解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對能源、資源與環境過度依賴。
另外,服務外包產業是人力資源和知識密集型產業,有利于增加社會就業尤其是大學畢業生就業。作為人力資源和知識密集型產業,服務外包產業已成為吸納大學生就業的重要渠道,截至2013年11月,全國服務外包產業共吸納從業人員約511.3萬人,其中67.3%以上為大學畢業生。據統計,服務外包的就業人數是制造業的12倍,承接服務外包能夠提供大量工作崗位,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
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提升服務外包產業鏈價值和創新水平,廈門一定可以打造成為兩岸服務外包集聚區和海峽西岸服務外包中心城市,樹立廈門匯聚兩岸智慧,服務全球市場”的服務外包城市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