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國已經登上世界貨物貿易大國的頂峰,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也首破50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但不可否認的是,服務貿易的逆差仍是已升至全球第三名的中國服貿心中的痛”。
正因如此,在全國各省市服務貿易幾乎全處于逆”境的情況下,上海浦東新區的服務貿易一枝獨秀,且有170多億美元的順差才顯得難能可貴,其中奧秘”引人探尋。
對接自貿區優勢
浦東新區的服務貿易保持良好的順差規模已經好多年了。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浦東新區國際收支項下服務貿易進出口額501.7億美元,增長15%,總量占上海市的47.1%。其中,服務貿易出口額338.3億美元,進口額為163.4億美元,順差規模達174.9億美元。
上海市浦東新區商務委副主任馬學杰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近幾年,浦東服務貿易發展呈現出服務貿易進出口保持積極增長態勢,進出口總量再創新高,順差規模繼續擴大;重點服務貿易領域優勢明顯,商業服務、旅游和咨詢成為浦東新區服務貿易進出口的三大引擎,三項進出口總規模占當期浦東新區服務貿易進出口總規模的70%左右;服務貿易結構不斷優化,其中咨詢和金融服務優勢尤為突出,出口額占上海市比重均超過85%等特點。
上海自貿試驗區的掛牌,更使浦東新區的服務貿易發展占盡先機。而切實讓企業在通關、外匯、金融等方面享受便利,國際貿易結算中心試點、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試點、總部經濟共享服務中心、國際展會服務示范區等工作的開展也得到了各界的高度認可。‘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使浦東成為自貿試驗區溢出效應的第一承載地,營造國際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是浦東近期的重點工作。”馬學杰透露,接下來浦東將在對接自貿區方面力推三方面舉措,即率先體驗自貿區可復制、可推廣”效應;深化和拓展服務貿易便利化試點舉措;提升政府服務高效化、便利化水平。
吸引重量平臺進駐
在今年的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上海臨港軟件園與中國服務貿易協會簽署中國(上海)自貿區國家服務貿易總部基地”項目合作協議,成為其中亮點之一。業界評論認為,基地落戶將為浦東服務貿易發展再添一翼。中國(上海)自貿區國家服務貿易總部基地”是浦東臨港地區引進的又一服務貿易重大項目,馬學杰告訴國際商報記者:服務貿易總部經濟是服務經濟集聚發展的重要形式,項目的實施將借助自貿區的溢出效應,把臨港主城區打造為世界服務貿易500強聚集區、總部基地、研發基地、交易基地,成為企業業務與海外對接的前哨平臺,優化臨港地區的產業結構并提升上海服務貿易發展對全國的帶動和引領功能。”
而有關浦東新區的另一場簽約,是坐落于浦東軟件園的上海服務外包交易促進中心與成都、深圳兩地的服務外包平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加上之前簽約的重慶、長沙和洛陽,服務外包交易促進中心在全國的戰略合作城市增加到5個,成為交易促進中心將服務延伸到全國,對接全國資源,打造浦東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優勢的又一里程碑。
據了解,作為部市合作重點項目,上海服務外包交易促進中心去年實現了揭牌和線上平臺正式上線。到目前為止,交易促進中心撮合成功項目300余個,撮合成功項目總金額4000萬元,發布外包項目16000余個,平臺數據庫企業5000家,平臺注冊會員達500家。浦東新區將以建設自貿試驗區為契機,加快推進服務貿易發展,搭建服務貿易公共平臺,提升服務貿易便利化水平”。馬學杰說,對樹立面向全球的浦東服務品牌,他非常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