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譚春陵的人透露,該廣告公司的客戶不僅有四川移動,還包括其他電信運營商,非電信企業單子有時也接。2007年12月,譚春陵又注冊成立了一家時代長河投資有限公司,注冊資金800萬元,主要為一些項目招標做擔保服務和企業管理服務。從2009年2月到2009年10月間,這家公司在短短八個月中股權變更了五次,最后譚春陵的股份基本轉給譚嘉。
上述人士還透露,譚春陵等人還成立了一家埃哲森公司,主要負責咨詢服務,作系統設計與服務,公司取名自國際著名咨詢企業埃森哲變造而來。
不過,譚春陵最為核心的陣地,還在于四川音樂基地的獨家數字音樂支撐平臺公司——成都娛音科技公司(下稱成都娛音)。成都娛音成立于2005年12月,當時四川音樂基地正在籌備,最初創始人為趙文和劉俊萍。2007年1月,就在四川無線音樂基地正式開始對外營業”之時,譚春陵和李心澤悄然買下了這家公司,其中譚春陵占股92%,任董事長、李心澤占股8%任監事。
至此,以張銳、李心澤、譚春陵為核心形成的這個利益三人組”,涉及業務林林總總,從IT服務、銷售代理、咨詢顧問到廣告代理,無所不包,主要都圍繞著四川移動的外延業務展開。
其中,成都娛音公司主要控制了無線音樂基地的內容整合運營;威信泰克成都分公司負責四川移動的數據支撐平臺,主要與移動數據部打交道,同時還負責監控SP的接入數據;四川合澤公司主要負責渠道,四川移動項目新品投放,比如可樂機、手機支付均由合澤公司開發;埃哲森公司則主要負責咨詢服務,作系統設計與服務。以長河廣告公司為核心的廣告公司則重點承接電信廣告業務。
在電信行業,增值服務已經成為三大電信運營商近年增長最快的業務領域,圍繞增值服務衍生的諸多業務支持也成為諸多企業爭搶的對象。伴隨著中國手機用戶的迅猛增加和互聯網的崛起,從2001年開始,以提供移動無線增值服務為生的SP隊伍在全國遍地開花,先是短信業務一枝獨秀,之后以四川移動為代表的無線音樂基地異軍突起,屢屢創造了收入增長的奇跡。
張銳夫婦也是SP業務最早的一批弄潮兒。2001年6月成立的陽光加信科技即致力于為企業及個人移動用戶提供種類豐富的無線內容及應用服務。公司注冊資金1000萬元,最初在廣東提供網路接入服務,取得短信業務全網SP資格,隨后相應在北京、四川、遼寧、河南等數個無線業務大省設立了分公司并提供接入服務。
然而,SP競爭十分激烈,到2005年,中國的SP數量已超過4000家。且因黃色短信和短信詐騙泛濫,導致政府多次強令運營商整頓,很多SP生存日趨艱難。
中國移動在整頓過程中決定改變在SP領域放權地方諸侯自行發展的模式,專門成立卓望公司,統一規范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規劃,同時推出新的基地模式,由各省移動通過競爭成為某一單項增值服務的提供商。
正是在此背景下,在李華和時任四川移動數據部總經理李向東的推動下,四川移動入選中國移動的無線音樂基地。
在中國移動的基地”戰略下,四川移動的中央音樂平臺被打造成音樂集成平臺,其前臺是12530.COM音樂門戶網站,為客戶提供包括音樂搜索、彩鈴定制、音樂下載、音樂資訊等多種與音樂相關服務。用戶通過手機就能獲得最新的音樂、排行榜歌曲。
據本刊記者了解,四川移動在音樂基地具體運營中主要采取外包模式。在內容上,四川移動與四大唱片公司包括滾石移動公司直接合作,其他則委托SP公司集成內容,在技術支撐上也主要由SP公司負責。很多有背景有實力的SP公司因此轉型成為CP集成公司。
無論是SP還是CP,其能否進入中移動網絡平臺的關鍵,都系于四川移動數據部和音樂運營基地主管一身。在圍繞著無線音樂形成的巨大利益鏈條中,SP因提供業務的技術含量不高、業務性質單一,具有很強的可替代性,競爭十分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