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記者獲悉,今年蜀山區送戲下鄉”惠民文化演出將在合肥市四城區中首次實行服務外包”模式,該區三鎮一園10余萬農民朋友,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專業、豐富文化大餐”。
送戲下鄉” 引入服務外包”
所謂服務處包”就是政府以招投標的方式,購買專業文化表演機構的服務,由文化表演機構負責開展送戲下鄉惠民文化演出。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門牌則充當監管和督查身份,聽取居民意見,擬定文化表演節目。這種模式,在全市四城區文化領域尚屬首次。
該區文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前的送戲下鄉”多以各鎮街園及社區自編、自導、自演的歌唱、大眾類舞蹈節目為主,專業性不強,有質量的文娛節目也并不多,看久了村民難免有審美疲勞”。同時還存在經費支出偏大等問題。
專業的機構、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
提高‘送戲下鄉’惠民文化演出質量、豐富演出內容,是廣大農民朋友心中最迫切的呼聲。”該區文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小廟鎮整建制劃入蜀山區后,廣褒的農村天地,更是對惠民文化演出充滿了期待。引入服務外包”模式不但能夠讓全區惠民文化演出提升檔次,同時也是蜀山區在文化體制創新中的又一有益嘗試。
據了解,提供送戲下鄉”惠民文化演出的公司必須是在縣級以上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注冊的國有、民營藝術表演團體,演職人員不少于20人,可演劇(節) 目不少于20個,并且要具備舞臺和優質的音響、燈光、布景、字幕等演出設施設備。演出內容既可是戲曲專場,也可是綜藝專場。其中,戲曲專場不演出整本大戲或3—5個小戲、折子戲,綜藝演出一般不少于15個節目。
相關人員介紹,實行服務外包后,最大的優點在于專業的機構、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演出質量、節目的豐富性將會大幅提升,同時通過合理的競標能夠有效引導演藝公司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定期更新演出節目,讓廣大農民朋友能夠在第一時間享受到富有鄉土氣息,內容健康向上,形式豐富多樣,喜聞樂見的文化大餐”。
37場送戲下鄉”送到全區田間地頭
據了解,今年蜀山區計劃共開展37場送戲下鄉”惠民文化演出,其中小廟鎮30場,南崗鎮5場,井崗鎮、新產業園區各1場。每場演出均不低于90分鐘。根據計劃,2014年度送戲下鄉”惠民文化演出將于本月底全面啟動,10月底完成演出任務。在近三個月的時間里,全區37個行政村的田間地頭都將能夠看到專業的、精彩的惠民文化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