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至2013年,教育部、商務部和無錫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了四屆中國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創業大賽(以下簡稱服創大賽”),今年繼續共同主辦第五屆服創大賽。五年來,服創大賽以國家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和大學生就業戰略為導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積極為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助力服務外包產業發展。
一、服創大賽背景及往屆回顧
為吸引人才關注無錫,投身服務外包產業,2009年無錫市人民政府率先提出舉辦中國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應用大賽(第三屆起更名為中國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創業大賽”)的建議,獲得教育部和商務部的高度肯定與支持。服創大賽旨在搭建高校大學生服務創新與創業能力的展示平臺,促進大學生關注服務外包、就業服務外包;引導和促進高校加強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實現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的互動融合。大賽特色鮮明,一是堅持公益、公開、公正相結合;二是區別傳統技能競賽,突出創新導向、市場需求和實際應用;三是評審時注重任務與團隊、過程與結果并重。
首屆大賽開創了以競賽促進服務外包產業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并于2010年8月在江南大學成功舉辦,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等34所高校參加了競賽;第二屆大賽改變封閉做題”的競賽方式,提升了競賽開放度,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和積極性。來自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和同濟大學等全國85所院校的大學生參加了大賽,并吸引了香港和臺灣高校組隊觀摩;第三屆大賽創新設立自報項目競賽,著力引導大學生創新創業,吸引了全國158所全日制本科院校的246支代表隊參賽,香港理工大學、臺灣政治大學、臺灣淡江大學首次組隊參賽;第四屆大賽積極搭建大學生創新能力展示平臺,引導競賽成果市場轉化。大賽共有來自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等133 所高校報名參賽,其中包括香港理工大學、澳門大學、臺灣臺南大學等港澳臺地區,以及西藏大學、寧夏大學等偏遠地區高校。服創大賽已成為促進全國服務外包人才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 提升了服務外包產業在全國高校中的影響力與號召力。今年2月,《商務部關于中國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創業大賽有關問題的復函》(商辦服貿函[2014]76號)對大賽成效給予了充分肯定,確定將繼續參與主辦服創大賽,要求研究制定具有針對性和創新性活動內容”。
二、第五屆服創大賽內容、特色及安排
今年5月,教育部和商務部出臺的《關于創新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機制提升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能力的意見》(教高[2014]2號)明確指出,將充分利用服務外包產業知識密集的特點,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支持和服務”,并通過舉辦中國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創業大賽等,搭建大學生創新和創業能力展示平臺”。
第五屆服創大賽繼續由教育部、商務部和無錫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國家服務外包人力資源研究院、無錫市商務局、教育局和江南大學承辦;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江蘇省商務廳、江蘇省國際服務外包企業協會、無錫市服務外包人才培訓聯盟、無錫市服務外包企業協會為支持單位;無錫市重點服務外包企業和培訓機構等為本次大賽的順利舉辦提供大力支持和協助。
本屆大賽通過完善大賽設計、擴大參賽范圍(首次面向全國高職高專院校開放)和搭建創業就業平臺等舉措,積極落實兩部文件精神,共吸引了來自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南大學、西藏大學、臺灣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233所高校的449支代表隊報名參加,參賽學生數同比增長140%,創歷屆新高,并在參加對象、內容設計、成果深化等方面實現了新發展。
(一)完善賽制,細化競賽目標定位。本屆大賽在原有企業命題組(A組)”、自由命題組(B組)”競賽基礎上,增設創業實踐組(C組)”。三類競賽定位明確:A組由外包企業命題,團隊模擬接包方”選擇賽題參賽,注重提高大學生從業能力;B組團隊上報自已感興趣、有新意的項目參賽,注重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C組團隊則具備創業意愿和規劃,并已開展創業實踐,著重考察團隊創業能力。
(二)優化內容,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本屆大賽競賽項目緊扣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等產業發展前沿領域,內容涉及醫療衛生、旅游服務、智能農牧業及政府公共服務等,如書店移動智能終端自助結算系統”、 在線教育移動產品設計”等賽題,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征。
(三)提升品牌,強化業界參與支持。本屆大賽企業命題組(A組)”共有IBM、海爾、文思海輝、博彥科技等7家國內外著名企業全程參與賽題設計和評審。大賽首次向全國各院校征集服務外包領域專家學者,建立大賽評審專家庫,每年按比例擇優聘任,促進產學互動融合。在獎項設置上,今年增設5個最具孵化價值獎”,由海爾集團提供贊助。
(四)延伸服務,促進項目市場轉化。為貫徹國家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文件精神,本屆大賽增設創業實踐組(C組)”,并設立中國(無錫)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創業基地”。無錫市區兩級共配套500萬元創業基金,并吸納社會資金3000萬元,扶持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業項目。C組一等獎團隊可直接入駐基地,并可獲得最高30萬元的創業扶持資金;其它創業項目由基地組織評審,依據質量分別給予每個項目最高10萬元、20萬元、30萬元扶持資金。基地專業服務團隊還將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政策咨詢、工商稅務登記、投融資等一站式”服務,促進服創大賽優秀項目市場轉化。
(五)創新模式,搭建大學生就業平臺。依托服創大賽創建中國服務外包人才交易平臺”。平臺以現代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為依托,著力建立一個能滿足高校、專業培訓機構人才培養需求、企業招聘需求、大學生求職(換崗)需求的全流程整合、全方位開放服務的數據網絡平臺,打造國內一流的外包領域專業人才供需對接平臺,積極促進大學生就業。
本屆服創大賽共有來自全國(含港、臺地區)132所高校的200支代表隊,約1000名大學生到江南大學參加決賽系列活動。其中9月12日上午在長廣溪賓館舉行媒體見面會;12日全天在物聯網學院、文浩館、圖書館進行決賽答辯,同時在體育館舉行高校作品展、重點企業及創業基地展;13日上午在體育館舉行大賽頒獎暨中國服務外包人才交易平臺啟動儀式。
三、服創大賽的作用及效果
(一)緊扣服務外包主題,強化國家人才導向。服務外包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我國十二五”規劃中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服創大賽是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對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引導職業教育接軌新興產業和IT現代服務業等文件精神的具體舉措,對促進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推進產業人才分工細化和結構調整,支持服務外包產業良性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通過五年的探索和發展,服創大賽已成為我國服務外包行業發展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