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新城,美麗家園。這就是位于洛陽市澗西區先進制造業集聚區的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
2014年11月21日,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將正式揭牌,迎來其嶄新的發展篇章。與此同時,第七屆河南省青年創新軟件設計大賽頒獎活動也將在這里舉行,成為全省科技創新矚目的焦點。
從2011年2月洛陽大學科技園創辦,到2012年9月開工奠基,再到今年9月被國家科技部、教育部認定為國家大學科技園,短短數年間,洛陽大學科技園從無到有,成功晉升國家級大學科技園,以研發、設計、創意和創業為主題,打造中西部最具影響力的國家級創新科技園區。
成為洛陽經濟增長和轉型升級的引擎
作為全國著名的老工業基地,洛陽市因其在新中國一五”期間布局的大型企業及配套的科研院所和高校,積淀了成熟的產業體系和人才隊伍,這些,都為今天實施的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奠定了堅實基礎。
洛陽市澗西區,被譽為河南省現代工業的搖籃。以中國一拖、中信重工、洛軸、洛耐、中鋁洛銅為代表的裝備制造業,以中船重工第七二五研究所、拖研所、中鋼耐火材料研究院、軸研所、洛陽礦山機械工程設計研究院、洛陽有色院、洛陽石化工程公司等為代表的科研院所,以河南科技大學、解放軍外國語學院、洛陽理工學院等為代表的高等院校,齊聚在這片充滿生機的熱土之上。
據最新統計,澗西區擁有10個國家級科研院所、3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7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一項統計顯示,澗西區每萬人擁有科技人才864人,科研人才密度僅次于北京市海淀區。
2010年1月,洛陽市被國家科技部列入國家首批創新型試點城市。在此背景下,建設大學科技園,便被列入創新型試點城市的一項重要內容。
何為國家大學科技園?
按照科技部、教育部的有關規定,國家大學科技園是以具有較強科研實力的大學為依托,將大學的綜合智力資源優勢與社會優勢資源相結合,為推動高等學校產學研結合、技術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高新技術企業孵化、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服務區域經濟提供支撐的平臺和服務的機構。
建設和發展大學科技園,是黨中央、國務院的一項重要戰略決策。早在2001年5月31日,首批22個大學科技園被國家科技部和教育部認定,并頒授了國家大學科技園”標牌。
科技部和教育部聯合啟動的大學科技園建設工作,經過十多年努力,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創新型國家建設中取得了顯著成績:積極轉化高校科技成果,培育了一批高新技術企業;聚集培養創新人才,服務大學生創業就業;促進學科建設,推動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發揮輻射引領作用,推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大學科技園,已成為國家創新體系和中國特色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產學研合作的示范基地、高校師生創業的實踐基地、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基地。
截至目前,科技部、教育部已經先后公布了十個批次的國家大學科技園。
洛陽豐富的科研資源,急需專業園區進行產業研融合,打通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通道。
建設大學科技園,洛陽急盼!
在這樣背景下,2011年2月,洛陽市委、市政府以長遠戰略眼光正式啟動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項目建設。
集合多方優勢資源三年躍居國家級”
2011年3月,洛陽以市委、市政府名義,成立洛陽大學科技園建設領導小組,時任省委常委、洛陽市委書記現任中央委員毛萬春為第一組長,全力推進項目建設。
按照政府引導、高校支撐、市場運作、開放辦園”的發展思路,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構建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創業孵化生態鏈條。
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集成省、市、區三級政府資源、高校人才科研資源和科技創新投資資源,由河南省科技廳、洛陽市政府、洛陽市澗西區政府、河南科技大學、洛陽師范學院、洛陽理工學院、河南北方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聯合成立專業化運營公司——洛陽大學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洛陽大學科技園建設有限公司,全面負責科技園的規劃、建設和運營。
2011年11月,洛陽市政府印發《洛陽大學科技園建設發展若干支持政策》,從基礎建設、財稅政策、投融資政策、工商管理政策、人才激勵政策五大類、共計27項具體措施全面支持園區建設和發展。此外,澗西區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區財政每年安排不低于1000萬元的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園區和孵化器內企業;對園區、孵化器管理機構進行房租補貼,第一年給予100%的租金補貼,第二年至第三年分別給予80%、50%的租金補貼,等等。
2012年9月,大學科技園開工奠基。園區位于洛陽市澗西區先進制造業集聚區南部,項目總投資20億元,占地525畝,總建筑面積60萬平方米。
2013年6月,洛陽市成立以市長李柳身為組長的創建國家大學科技園工作領導小組。
作為省、市重點建設項目,大學科技園發展引人矚目:
——2012年11月,成為洛陽市創業孵化基地;
——2012年12月,成為洛陽市科技企業孵化器;
——2013年10月,大學科技園孵化基地正式啟用;
——2013年12月,成為河南省大學科技園;與西安交通大學徐宗本院士合作,建立河南省產業數據挖掘及智能信息化處理院士工作站;
——2014年1月,正式成為國際科技園協會(iasp)會員單位(全省唯一);
——2014年7月,被認定為河南省創業孵化示范基地;
——2014年8月,成為洛陽市服務外包示范園區、洛陽市電子商務示范基地;
——2014年9月,被國家科技部、教育部正式認定為第十批國家大學科技園。
至此,歷經三年多的不懈努力,洛陽大學科技園成功晉升國家大學科技園。
打造中西部地區產業創新發展示范區和全國先進國家級科技園區
2014年9月,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省科技廳和洛陽市政府正式簽約,三方合作在洛陽建設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洛陽)機器人與智能裝備創新研究院項目成功落戶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將進一步推動園區智能裝備及工業機器人產業集群集聚。
智能裝備研究院辦公科研主體設在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主要建設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洛陽)機器人與智能裝備創新研究院、洛陽中科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產業園、精密感知與先進控制仿真實驗平臺。項目計劃利用4年時間,引進研發團隊5個,引進孵化企業20家以上,服務企業200家。
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在創建之初,邀請西安交通大學專家制定科學合理的產業發展規劃,明確五大主導產業,即智能裝備及工業機器人、軟件及信息服務業、工業設計及工業檢測、高端教育培訓和文化創意。
在功能規劃上,園區規劃建設有四大板塊,分別為:張衡園(企業孵化區),龍門園(企業加速成長區),畢昇園(企業總部及研發中心)和居易園(人才公寓及商業配套)。
在建筑風格上,園區汲取現代主義建筑的精髓,重在打造充滿溫情的人性化鄰里關系模式,以及充滿生機的工作環境。
此外,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擁有一支專業化運營管理團隊,為企業創新創業提供孵化育成、技術支持、科技金融、創新服務、政策咨詢、教育培訓等增值服務。具體包括六大服務平臺:
——技術服務平臺。園區建有智能裝備研發平臺、云計算平臺、工業設計支撐平臺、軟件測試服務平臺等技術服務平臺,通過與行業領軍企業展開合作,為入駐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和支撐。
——人才服務平臺。成立創業導師團,為園區創業者解決科技研發、管理經驗等方面的難題;與知名高校合作設立研究生院,為園區科技人員提供教育培訓;建立大學生實訓基地,整合優秀教育資源,對接企業需求開展訂單式培訓。
——金融服務平臺。由洛陽市政府、澗西區政府和園區設立初始規模為500萬元的科技創業種子資金”;引入由以色列英飛尼迪、百瑞信托、河南省生產力促進中心、河南北方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聯合發起規模為5億元的中以科技投資基金,為企業提供天使、vc和pe投資。
——一站式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工商注冊、機構代碼審批、項目申報、技術專利申報等代辦服務,財務代理、稅務代理等代理服務,上市咨詢、法律政策咨詢等一站式服務。
——政企互動平臺。園區緊密圍繞入駐企業的實際需求,邀請政府部門為企業提供相關優惠政策咨詢、培訓和專題輔導,定期開展項目對接會、項目與金融對接會,園區內部交流會等。
——創新服務平臺。園區充分整合社會創新資源,引入20余家金融服務機構、技術支持機構、專業中介機構和社會團體機構,為企業提供科技創新增值服務。
目前,21家省市重點實驗室進駐園區設立技術中心,86家企業注冊入園,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洛陽)機器人與智能裝備創新研究院、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歐辰自動化系統有限公司、山西斯威特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全國知名企業及科研機構已成功入駐,園區已初步形成龍頭企業引領產業、中小科技企業集聚發展的良好態勢。
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將立足洛陽,服務河南,輻射中西部地區,以履行社會責任為己任,秉承融合、創新、篤行、責任”的理念,實施運營國際化、資本社會化、管理專業化發展戰略,致力于打造中西部地區產業創新發展示范區和全國先進國家級科技園區,為洛陽市乃至河南省的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