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外包就是企業為了專注核心競爭力業務和降低軟件項目成本,將軟件項目中的全部或部分工作發包給提供外包服務的企業完成的軟件需求活動。外包是軟件全球化環境下,軟件生產在全球進行資源有效配置的必然產物。近年來,中國的軟件外包發展迅速,政府打出了軟件服務外包政策組合拳。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以及商務部等部委在推動軟件服務外包出口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立相關園區和出口基地,集中資源打造中國的外包品牌。
尚普咨詢行業分析師指出:從總體來看,中國軟件外包公司成立較晚,規模也不如印度著名公司大。但是,由于毗鄰日本市場,再加上政府的支持,低廉的勞動力成本以及旺盛的國內需求,從90年代中期以后發展十分迅速。盡管2012年國際經濟形勢復雜多變,但國內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依然實現全年業務收入超過9086.3億元,同比增長了36.8%,快于整個軟件產業10%。從事軟件服務外包企業數量達到了8200家,同比增長19.7%,從業人員達到了105萬人,同比增長23.5%。內需市場持續擴大和國際市場的有效拓展成為產業快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2014年上半年,軟件業實現出口223億美元,同比增長17.1%,其中外包服務出口增長21.9%,增速比2013年同期提高4.9個百分點。
2013年以來,中國軟件外包企業掀起私有化高潮,包括柯萊特、文思海輝、軟通動力、亞信創聯和宇信易誠,都卷入私有化浪潮。2014年,軟件外包行業進入大變革時期,企業、政府等已經開始把一些創新和研發方面的工作加以外包,而不僅限于傳統意義上針對公司非核心業務的外包服務,企業依賴外包實現利潤率與營收上升的程度日益加深,價值和創新導向式發展成為未來產業發展的核心趨勢。
尚普咨詢產業投資決策網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軟件外包行業分析及市場發展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的軟件外包企業未來可能更多地依賴國內的市場,包括業務市場與資本市場。預測,未來兩三年,中國的軟件外包廠商來自國內市場的業務占比將會達到60%~70%;而未來5年,可能達到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