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2014年11月21日電 /美通社/ -- 近日,多場國際會議和行業盛會落幕花山生態新城。11月21日,來自全國的發包方和承包方再次齊聚武漢軟件新城,參加2014中國(湖北)服務外包發展論壇暨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創新論壇,眾論大產品時代,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新趨勢。
大產品時代的硬”改變
本屆論壇由湖北省商務廳;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湖北省聯合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武漢軟件新城承辦。論壇邀請了中國信息技術服務與外包產業聯盟理事長曲玲年;武漢鋼鐵(集團)公司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師樊貴先;浙大網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兼服務外包事業集團總裁鐘明博,以及北京服務外包協會、大連集裝箱、TCL[微博] 集團、軟通動力、文思海輝、博彥科技、Infosys、國家服務外包人力資源研究院、華中科技大學軟件學院院長等國內外優秀服務外包企業和行業內專家學者參會,共同探討大產品時代,服務外包發展新趨勢。
大產品時代的概念由 IDG(美國國際數據集團)基于大數據時代的概念提出,認為在大數據熱遍全球營銷市場的當下,大產品時代即將應運而生,即消費者通過互聯網全方位參與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甚至產品可以隨消費者共同生長,這種更為密切、復雜的新型互動參與關系,使得產品變大。該概念一經提出,即引起了 IT 界、營銷界的熱議。
IT 在商業領域的廣泛引用始于上世紀80年代,2008年后隨著新一波 IT 和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浪潮來襲,主要包括移動、社交、物聯網、電子商務、云計算、大數據,形成了 IT 和互聯網發展史上從未有過的盛況,同時,也給傳統商業領域的管理者帶來了恐懼。因為,2008年以前,IT和互聯網改變的是辦公和管理方式的軟”層面,如今波及到了商業的硬”層面,即產品,所有商業的本質與核心。在軟件和服務外包領域,這種大產品的發展趨勢尤其明顯。發生這種轉變的根本動因在于,現在不僅僅是一個數據的時代,更是一個以客戶為中心的時代,企業的運營思維從以產品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的方向轉變,而數據技術的應用為我們將這種思維變為現實提供了技術保障。服務外包企業從提供產品,到提供與產品相關的上下游各項服務,不僅給客戶帶來更好的產品體驗,同時也為企業樹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帶來更多的贏利點,并真正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中國信息技術服務與外包產業聯盟理事長曲玲年先生在大會演講中指出:未來五年,中國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將面臨四個詞匯:轉型、變革、顛覆與重構,企業必須做好應對準備,在大數據時代中,用大產品的思維去思考和制定未來的發展戰略。
市場急需服務外包人才
軟件是以人為本的產業,服務外包的發展更離不開大量高品質人才的供應。如何實現人才的有效培養,將大批具有足夠知識的專業人才培養鍛造為企業需要的實用型人才?在這過程中學校、企業應如何協作?園區如何搭建人才培養的平臺?這些都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在當日下午召開的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創新論壇上,與會的專業人士指出,培育服務外包人才是當務之急,湖北對服務外包人才的培養應當給予適當的資助,發展人才培訓機構,引進國際培訓資源,使湖北的服務外包培訓與國際接軌。
湖北,地處中華腹地,人才儲備豐富,在軟件和服務外包領域具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和潛力。湖北省商務廳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湖北省服務貿易進出口額為72.3億美元,同比增長24.9%,占同期全省對外貿易的比重達16.6%,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2個百分點。同時,武漢每年有120萬在校大學生,人力資源儲量位居全球第一。湖北省商務廳認為,未來10年,國際服務外包將以30%以上速度遞增,2020年需求總量將超1.6萬億美元。同時,國內市場向二線城市轉移趨勢明顯。這些均成為湖北省服務外包發展歷程上難覓的歷史機遇。
近年來,湖北服務外包業成長迅速。光谷軟件園迄今已成為中國服務外包名副其實的交付中心。2012年,由湖北聯投和億達軟件新城共同投資建設的武漢軟件新城破土動工,現已成為武漢創建中國軟件名城的核心示范區,預計可將武漢服務外包產業的產值拉升至2千億。目前武漢軟件新城已吸引了眾多世界500強、世界100強入駐,初步形成了六大產業集聚,包括軟件研發、文化創意、金融服務、互聯網、大數據、新材料與新能源等。
作為國內領先的商務園區運營商,億達軟件新城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實踐園區運營與服務的大產品思維,從最早提供單純的樓宇辦公空間,延伸到按照企業要求代建樓宇,提供降低他們投資風險的 BOT 模式服務,再到今天所搭建的360度服務平臺、定制式的辦公空間精裝修服務,智慧園區及孵化器建設等等,億達軟件新城一直站在客戶的角度,站在產業發展的角度,來努力拓(45.31, -0.86, -1.86%)寬自己的服務范圍,從資產的運營,到園區的運營,繼而實現對整個產業的運營,推動產業整體更加高速、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