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86177077
9:00-17:00(工作日)
我國是貨物貿易大國,但服務貿易在全球的比重只有6%。與服務貿易強國相比,我國的服務貿易不是提升了,而是相對弱化了。這種狀態值得關注。在當今世界競爭中,服務貿易強弱是衡量一個國家實際競爭力的關鍵指標之一,由此能夠看出一國的實力與后勁。有鑒于此,如何提升我國的服務貿易質量,優化服務貿易結構,擴大服務貿易份額,需要打開思路、創新努力,從多方面下工夫。 ——亞夫 最近十年我國服務貿易年均增幅18.2%。服務貿易快速發展,目前我國占世界服務貿易總額的份額已上升至6.0%。與此同時,我國服務貿易逆差在持續擴大,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服務貿易逆差1162億美元,同比增長20%。其中旅游貿易逆差為772億美元,居各類服務之首。 從行業看,我國金融、文化等新興服務出口穩步增長,對服務貿易結構調整和優化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另外,我國生產性服務業國際競爭力的提升有力地推動了我國服務貿易出口結構的優化。而知識產權研究、分析學和數據挖掘、醫藥和生物技術研發和測試等知識流程外包業務也在增長迅速。 盡管我國服務貿易發展迅速,但相對而言,我國服務貿易競爭力在總體上反而呈下降態勢。目前,我國服務貿易面臨四大突出問題:一是服務貿易比重偏低。2013年,我國在全球服務貿易中的占比僅為6%,是貨物貿易所占比重的一半左右;二是服務貿易的逆差較大,主要集中在運輸服務、旅游和保險服務等重要行業;三是服務貿易發展的產業基礎薄弱;四是全球服務貿易發展環境復雜多變,對我國服務貿易構成挑戰。 梁達 當前,全球經濟競爭的重點正從貨物貿易轉向服務貿易,服務業與服務貿易的發展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在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技術和品牌競爭越來越強的情況下,不僅要加快貨物貿易的穩定增長,而且要更加重視服務貿易的加快發展。 國際貿易經驗證明,真正的貿易強國,不僅要有貨物貿易,更要有技術、專利等服務貿易;不僅要有一般的貨物貿易,更要有品牌力很強的貿易。貨物貿易只有與技術、專利、品牌等服務貿易齊頭引進,共同發展,才可以真正提升外貿競爭力,盡快將中國經濟推上新的發展平臺。 應該看到,當前世界經濟格局處于深度調整和變革中,但以服務經濟為主的全球產業結構沒有改變,經濟全球化和貿易投資自由化的趨勢沒有改變,以服務貿易快速發展為重要特征的世界貿易發展前景沒有改變。因此,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將繼續成為世界各國全面深度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重要途徑。 2013年,我國雖已成為世界排名第一的貨物貿易大國,服務貿易的發展也不斷加快,但與世界貿易強國還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現為我國服務貿易發展還相對滯后,比重偏低,總體競爭力不強,并連續多年出現逆差,成為我國對外貿易中的一個短板”。 在看到我國服務貿易存在一定差距的同時,也要看到未來服務貿易面臨巨大的發展機會和優化空間,尤其是我國服務領域對外開放、吸引外資的潛在空間還很大。在國家一系列外貿穩增長措施的推動下,服務貿易正在成為我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新平臺。 多種因素表明,作為服務貿易的產業基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國內服務貿易發展面臨良好機遇,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將進入加速發展時期,將成為提供就業機會的主要行業、推動經濟結構戰略調整的主導行業和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行業。 大力發展服務貿易是轉變外貿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也是推動我國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必然要求;既是實現科學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順應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選擇。未來我國將進一步擴大金融、物流等服務業對外開放,穩步開放教育、醫療、體育等領域,引進優質資源,提高服務業國際化水平。為此,要加快服務業的發展,不斷對現有服務產業進行升級,提高國際競爭力,力爭早日與國際市場接軌,加強服務出口,大力提高服務貿易在國際市場的份額。 最近十年我國服務貿易年均增幅18.2% 1.我國服務貿易快速發展 伴隨著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不斷上升,服務貿易也取得了較大進展,尤其是加入WTO以來,服務貿易規模擴張較快,2003年服務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2007年突破2000億美元,2008年突破3000億美元,2012年達4706億美元。2002-2013年,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從2002年的855億美元增加至2013年的4191億美元,年均增幅為18.2%,占世界服務貿易總額的份額從2.7%上升至6.0%。 其中出口額從394億美元增加至2106億美元,年均增長16.5%,占世界的比重從2.5%升至4.6%;進口額從461億美元增至3291億美元,年均增幅19.6%,占世界的比重從3.0%升至7.6%。據商務部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達4305.4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2%,高于貨物貿易增速6.9個百分點。其中,服務出口1571.8億美元,同比增長6.8%;服務進口2733.6億美元,同比增長12.2%。 2. 服務貿易逆差進一步擴大 據商務部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服務貿易逆差1162億美元,同比增長20%。其中旅游貿易逆差為772億美元,居各類服務之首;運輸服務、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保險服務逆差額分別為444億美元、165億美元和136億美元。2013年,這四個服務貿易行業的逆差額分別為769億美元、567億美元、202億美元和181億美元。咨詢、其他商業服務分別實現122億美元和106億美元的順差;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建筑服務順差額分別為68億美元和60億美元。 3. 新興服務出口穩步增長 前三季度,我國服務出口額占比排名前三的是旅游、運輸服務和咨詢,分別實現出口額379億美元、314億美元和277億美元,同比變化幅度分別為6.8%、-2.1%和8.7%;出口增幅排名前三的是金融服務、電影音像和建筑服務,出口額分別為27.3億美元、1.2億美元和89.3億美元,同比增幅分別為41.9%、31.4%和18.8%。 從行業看,中國金融、文化等新興服務出口穩步增長,對服務貿易結構調整和優化起到重要推動作用。1-9月累計,金融服務增幅居首,出口額達27.3億美元,同比增長41.9%;電影音像出口增長31.4%,金額為1.2億美元;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出口增長17.4%。咨詢出口增長8.7%,出口額達314億美元,占服務出口的比重為20%,僅次于旅游出口。新興服務貿易快速增長,提高了中國服務貿易附加值,促進了知識技術密集型企業發展,為國內產業結構升級做出了積極貢獻。 4.高附加值服務進口保持較快增長 我國服務貿易進口以旅游和運輸服務為主,2002年,這兩個行業的進口占同期服務貿易進口總額的63.0%。2008年盡管降至54.7%,但2013年又上升至67.8%。主要原因在于金融危機后旅游服務進口的高速增長。2008-2013年,年均增幅高達28.8%,遠高于同期服務貿易進口增幅(15.8%)。 2013年,旅游服務超過運輸服務,成為我國的第一大服務貿易進口行業。其他現代服務行業的進口額雖然也快速增長,但在服務貿易進口總額中一直保持較低的份額。據商務部統計,今年前三季度,高附加值服務中的計算機和信息服務、金融服務、廣告宣傳、通信服務進口快速增長,同比增幅分別為46.4%、37.1%、27%和22.4%。傳統服務中的旅游進口破千億美元,達到1151.4億美元,同比增長17.4%,占進口總額的42.1%,仍然是我國服務進口的第一大項;前三季度,運輸服務進口721.3億美元,同比增長3%,占比為26.4%。 5.服務貿易出口結構有所優化 一直以來,旅游、運輸是我國服務貿易出口的主導行業,2002-2013年,運輸和旅游兩大服務業的出口占同期我國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的平均份額為53.7%。我國服務貿易出口主要依靠傳統服務行業支撐,以自然資源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行業為主。盡管目前現代服務行業出口比重依舊較低,但縱向看,對我國服務貿易出口的貢獻不斷提升。 技術和知識密集型的現代服務業包括通信、保險、金融、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專利使用費和特許轉讓費、咨詢、廣告和電影,2002年這幾大行業出口占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的比重僅為8.3%,2008年已升至21.1%,2013年進一步增長至33.5%。 表現突出的行業是咨詢及計算機和信息服務,2002-2013年,咨詢出口占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的比重從3.3%升至19.3%;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出口份額從1.6%升至7.3%。而運輸和旅游等傳統服務的出口比重不斷下降,2002年為66.3%,2008年降為54.1%,2013年僅為42.4%。生產性服務業國際競爭力的提升有力地帶動了我國服務貿易出口結構的優化。 6.服務外包業務保持快速增長勢頭 據商務部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共簽訂服務外包合同134319份,合同金額和執行金額分別為733.9億美元和545.2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6.3%和32%。其中,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金額和執行金額分別為481.6億美元和370.7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8.6%和27.6%;在岸服務外包合同金額和執行金額分別為252.3億美元和174.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4.4%和42.6%。信息技術外包(ITO)仍占主導地位,知識產權研究、分析學和數據挖掘、醫藥和生物技術研發和測試等知識流程外包業務增長迅速。 服務貿易發展中存在四大問題 近年來,我國服務貿易發展迅速,進口和出口結構穩定和優化。但由于我國服務貿易逆差不斷攀升,與主要的服務貿易強國競爭力水平相差較大,使得我國服務貿易競爭力總體下降。 1.服務貿易比重偏低 與貨物貿易相比,中國的服務貿易發展還相對滯后。2013年,中國在全球服務貿易中的占比僅為6%,是貨物貿易所占比重的一半左右。從國際比較看,我國已經成為世界服務貿易大國。2013年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在全球的排名由2006年的第8位上升到第3位,僅次于美國和德國。出口世界排名第五,前四位分別是美國、英國、德國和法國;進口世界排名第二,僅次于美國。與世界第一大服務貿易國的美國相比,中國仍有較大差距。據美方統計,2013年美國服務貿易額為11323.1億美元,同比增長3.7%。其中出口額6819.7億美元,同比增長5.0%;進口額4503.4億美元,同比增長1.8%;順差2316.3億美元,同比增長12.0%。 2. 服務貿易逆差較大,主要集中重要行業 與貨物貿易長期處于順差狀態相反,中國服務貿易連續12年處于逆差狀態。2013年,中國服務進出口總額為5396.4億美元,其中服務出口2105.9億美元,服務進口3290.5億美元,服務進出口逆差1184.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2.4%,成為全球服務進出口逆差最大的國家之一。 從行業看,我國服務貿易逆差主要集中在運輸服務、旅游和保險服務以及專有權利使用和特許費等領域,表明國內經濟和貨物貿易發展所產生的國際航運、貨運保險、先進技術等方面,我國服務貿易主要以旅游、運輸等傳統性行業為主,而在資本密集型、知識密集型服務方面則較為薄弱,導致我國整體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不強,還處于比較劣勢。據商務部統計,2012年我國金融、保險、計算機和信息服務、通訊服務等四類高附加值和高技術含量的服務出口僅占出口總額的11.2%,比重依然較低,規模較小,競爭實力偏低。 3.服務貿易發展的產業基礎總體上仍然薄弱 從總體看,中國服務業發展長期滯后,結構不合理,生產性服務業水平不高,尚未形成對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有力支撐;生活性服務業有效供給不足,與大眾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有較大差距;國際競爭力不強,缺少大企業大集團和知名品牌。2013年,中國第三產業的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為46.1%,占比雖然已超過第二產業,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制約了服務貿易規模擴大和結構優化。 4.全球服務貿易發展環境復雜多變 當前世界經濟和貿易仍處于低速復蘇階段,全球服務貿易發展動力依然不足。據世貿組織統計,2014年前8個月,美國服務進口僅增長3.8%。在國際市場需求較弱的情況下,一些新興經濟體加快結構調整和開放步伐,放寬服務業外資持股比例,甚至出售大型國有公司股份,服務業出口潛力快速提升,國際服務貿易競爭出現加劇趨勢。 我國服務貿易面臨良好機遇發展空間巨大 當前,全球經濟競爭的重點正從貨物貿易轉向服務貿易,服務業與服務貿易的發展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多種因素表明,作為服務貿易的產業基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國內服務貿易發展面臨良好機遇,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將進入加速發展時期,將成為提供就業機會的主要行業、推動經濟結構戰略調整的主導行業和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行業。 1.服務貿易所占份額偏小,競爭實力偏低 目前服務業占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為70%左右,主要發達經濟體的服務業比重則達80%左右,服務出口占世界貿易出口的比重為20%左右。服務貿易居前20名的國家和地區主要是發達國家,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比利時、日本等國的服務貿易出口額已占各自國家GDP的10%以上。目前中國服務貿易不僅比重偏低,而且服務出口結構不夠合理,多集中于運輸、旅游等傳統服務業,而在金融、保險和專利使用等技術含量高的現代服務領域則比例偏低,因此,未來服務領域對外開放、吸引外資的潛在空間還很大,服務貿易大有可為。 2.經濟轉型需要大力發展服務貿易 目前國內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經濟結構調整加速推進,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健全,為服務貿易大發展創造了巨大的國內需求。未來較長時期,教育培訓、養老服務、醫療保健等生活服務方面的需求潛力將得到充分發掘,將進一步擴大金融、物流等服務業對外開放,穩步開放教育、醫療、體育等領域,引進優質資源,提高服務業國際化水平。因此,服務企業走出去”發展前景廣闊。隨著走出去”戰略的深入實施,更多的服務企業將追隨制造業企業走出去”。 3.離服務貿易強國還有一定差距 我國是服務貿易大國,但還不是服務貿易強國。我國與服務貿易強國競爭力水平相差較大,如美國和英國保持了較為突出的服務貿易競爭優勢;德國和日本盡管服務貿易表現一定的競爭劣勢,但由于劣勢不斷縮小,導致我國與這兩個國家的差距也不斷拉大。 金磚國家中我國服務貿易總體競爭力稍微強于俄羅斯和巴西,但與印度相差甚遠,印度服務貿易競爭力表現出明顯優勢。在看到我國服務貿易存在一定差距的同時,也要看到未來服務貿易面臨巨大的發展機會和優化空間,尤其是我國服務領域對外開放、吸引外資的潛在空間還很大。在國家一系列外貿穩增長措施的推動下,服務貿易正在成為我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新平臺。 4.國家政策對推動服務貿易加快發展提供了良好環境 在國家一系列外貿穩增長措施的推動下,服務貿易正在成為我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新平臺。我國將擴大金融、物流等服務業對外開放,穩步開放教育、醫療、體育等領域,引進優質資源,提高服務業國際化水平。未來,中國將在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基礎上,繼續探索服務業對外開放新舉措,探索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的外資管理模式,服務業對外資的吸引力將明顯增強。加上中國經濟結構轉型調整,服務貿易發展環境優化提升,中國服務貿易有望迎來快速增長期。 大力發展服務貿易促進經濟持續增長 大力發展服務貿易是實現科學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順應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選擇。當前,中國的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正在加速發展,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戰略全面實施,對服務業以及服務貿易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大力發展服務貿易是中國開放型經濟發展新階段的重要內容,也是中國進一步深入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新領域。 1.實施創新驅動,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 要促進貿易與科技、產業融合,鼓勵外貿企業進行科技創新、商業模式創新、貿易業態創新,培育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外貿競爭新優勢。創新服務貿易模式,改善貿易配套條件和增值能力,促進外貿向產業鏈高端延伸,從代加工向代設計和自主品牌發展。大力發展服務貿易,鼓勵智力、技術密集型服務出口,形成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良性互動、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 2.緊抓服務業跨國轉移機遇,提高承接世界服務外包能力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服務外包迅速發展,中國正在成為承接服務外包較多的國家之一。當前以服務業跨國轉移和要素重組為主的新一輪國際產業轉移不斷加速,為我國服務貿易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難得歷史機遇。要把承接國際服務外包作為擴大服務貿易的重點,鼓勵中國企業積極承接信息管理、數據處理、技術研發、工業設計等國際服務外包業務,堅定不移地推進服務領域對外開放,著力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最終推動外向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加快發展服務業,提升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 要加強服務市場的開發,加強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力,這是一個貿易強國的必備條件。為此,要加快服務業的發展,不斷對現有服務產業進行升級,提高國際競爭力,力爭早日與國際市場接軌,加強服務出口,大力提高服務貿易在國際市場的份額。 4.促進勞動就業,增進社會和諧 服務貿易特別是離岸外包轉移的工作崗位主要集中在知識密集型和服務技術密集型行業。大力發展服務貿易能夠幫助解決我國結構性的就業難題。在服務貿易中,技術、設計、創意、分銷、環境、法律、保險、通信等等,這些都有利于制造業的轉型升級,能夠增加大學生就業,發揮知識型人才的作用。同時伴隨著餐飲業、沐浴業、物流業、會展業等商貿服務業加快步伐走出去”,擴大我國勞務出口,有利于緩解國內就業壓力,促進社會和諧。
標簽:舟山 鐵嶺 那曲 衢州 泉州 永州 常州 溫州
上一篇:蘇州園區地稅服務外包稅收優惠政策落實成效顯著
下一篇:服務外包產業人才在蕪受歡迎
Copyright ? 1999-2012 誠信 合法 規范的巨人網絡通訊始建于2005年
蘇ICP備15040257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