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服務外包產業規模迅速擴大,結構不斷優化,以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為主體的產業聚集效應日益增強。1月16日,國務院正式出臺了《關于促進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將使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服務外包產業政策體系和服務保障體系也將進一步完善。
此次《意見》出臺,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數量從21個有序增加到31個,大力發展服務外包已經成為政府重點工作之一,這將對城市在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產生極大促進作用,企業將會成為直接受益者,得以全面享受國家給予的增值稅免稅或零稅率等優惠政策,讓企業和其他示范城市的企業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在公平的環境下競爭共贏。另外,服務外包示范城市”這一名片將會使城市的服務外包園區在推介招商方面更具優勢,在公共平臺建設等方面享受到國家支持,給服務外包產業良性發展帶來更大助益。
這個文件非常符合現階段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實際和發展需求,希望能夠盡快出臺配套的政策體系和實施細則,相關部門盡快協調行業專家參與制定服務外包產業的邊界和認定標準,并在此基礎上推出統一的統計指標體系和統計制度,使得服務外包產業更加完整統一有序。”武漢服務外包協會的負責人對中國外包網記者這樣說道,在推出服務外包產業指導目錄時,建議兼顧各示范城市本身的產業特色,尋求差異化發展,避免同質化。為了鼓勵中西部地區的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為中西部地區的示范城市和服務外包企業進行國際拓展提供更多的指導和支持,以使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更加平衡協調。我們應盡快建立國家的行業協會,像Nasscom一樣,代表產業進行品牌的宣傳和推廣。”
《意見》中強調,我們要立足服務外包產業現有基礎和發展趨勢,深度挖掘國內服務外包市場潛力,構建以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為主體,結構合理、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的產業發展格局。發揮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及京津冀等區域已形成的產業集聚優勢,積極吸引國內外創新資源,搭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服務外包產業平臺,不斷提升產業競爭力,率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加快帶動全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
記者在采訪珠海服務外包協會時了解到,目前珠海市的服務外包企業規模小、本地品牌少、龍頭企業相對較少。除了極少數較大的軟件企業外,服務外包企業規模都很小,難以在國際外包市場上贏得聲譽,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因而難以爭取到較大定單。一些外包,尤其是歐美的軟件外包一般采取整體外包的方式,它要求外包服務供應商人員規模大,具有開發大型項目的經驗,使珠海市大部分的軟件企業被關在了美國外包市場的門檻之外。對于新政的出臺,將更加期待加強針對中小企業的扶持資金,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的稅收優惠。
《意見》的出臺將服務外包產業覆蓋區域和范圍進一步擴大,除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和中西部四大傳統產業集群外,東北老工業基地等地區也將被陸續納入產業體系之中,各個區域基于自身產業集聚”區位優勢”、工業基礎等特色打造差異化的發展路徑。隨著我國產業園區進入4.0發展階段,產業聚集區的提法更加符合產城一體化的核心發展趨勢,相信未來將發揮東北地區工業體系完整的優勢,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加大市場開拓力度,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