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遵義市將實現以大數據為引領的信息產業規模總量達到800億元;信息產業規模和質量明顯提升,信息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網絡和信息安全能力進一步加強,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水平有較大提高。
今年遵義市信息化產業將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推進產業集聚,形成匯川區、紅花崗區、新蒲新區、桐梓縣為主的核心區,重點發展國家級遵義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園、省級紅花崗經濟開發區湘江和深溪工業園、新蒲新區高新技術產業園、桐梓楚米(重慶)IT產業園四大園區,以遵義縣、綏陽縣作為遵義信息產業重點輻射區域,鳳岡、余慶、道真、赤水等縣(市)協同發展,推進產業集聚。
大力推進以大數據為重點的信息產業發展。深化大數據產業鏈研究,圍繞大數據的采集、存儲、分析、加工、應用等全產業鏈,引進和培育一批電子制造、軟件開發、信息技術服務等方面的企業。
加快推進以大數據為核心的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設。大力發展服務外包和呼叫中心產業,完成遵義(務正道)縣域服務外包及呼叫中心示范基地”2000坐席、新蒲遵義服務外包及呼叫中心產業示范基地”2000坐席、渝遵合作大數據服務及服務外包桐梓示范基地”2000坐席建設目標,實現產值6億元,力爭成功申報國家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加強與貴陽市大數據產業合作,加快推進城市無線WIFI項目建設,拓寬移動數字終端接入寬帶互聯網途徑。
加快重大項目和重點園區建設。全力幫助以晴集團完成3D電視機、平板電腦、3G/4G手機生產線建設,2015年6條生產線全面投入生產,確保全年科工貿總量達到50億美元,同時積極配合以晴集團引進配套企業,逐步完善產業鏈;加快航天集團704所云衛通”大數據中心基站項目、長征天成控股遵義通”項目、貴紅實業物聯網終端設備及3D打印機項目、博文軟件環網單片機采集器項目、朗盛科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物聯網系統項目建設,不斷完善大數據產業鏈。
同時將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圍繞工業轉型升級,推進信息技術在工業各領域的廣泛應用以及生產各環節的綜合集成,形成全行業覆蓋、全流程滲透、全方位推進的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