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無錫市國際服務外包中心倡議發起了無錫市大中專院校教師赴服務外包企業掛職雙選活動”(簡稱掛職雙選活動”),活動由江蘇省商務廳、教育廳作為指導單位,無錫市商務局、教育局聯合主辦,無錫市國際服務外包中心、無錫市服務外包職業教育集團、無錫市服務外包企業協會、無錫市服務外包人才培訓(聯盟)協會聯合承辦。掛職雙選活動整合了無錫市優質高校和企業資源,通過開展教師和企業互選,提高掛職實效,在促進服務外包產教融合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實踐。
背景
江蘇是國家服務外包高校改革試點省份,無錫高校資源豐富,有江南大學、北大軟微學院、無錫職業技術學院、江蘇信息技術學院等在內的近20所高校。
同時,無錫作為服務外包首批示范城市,具備良好的產業基礎。無錫在發展服務外包產業進程中歷來注重人才先行。
因此,無錫開展掛職雙選活動具備良好的產業、教育和政策環境。無錫行業主管部門與教育部門攜手,希望通過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提高人才培養水平,促進無錫服務外包產業發展。
此外,活動也是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和《教育部商務部關于創新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機制提升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能力的意見》的有效實踐。
與傳統掛職模式相比,掛職雙選模式有以下優點:
一是政府部門搭建平臺,服務更到位。改變以往教育系統一頭熱”的局面。首次由行業主管和教育主管部門搭建平臺,開展制度建設、活動組織、過程控制、總結表彰、后續完善等工作,對掛職活動進行全程保障。
二是創新掛職模式,匹配更精確。改變因人設崗,在活動設計上先由企業提供崗位,教師再根據崗位報名,最后進行教師和企業雙向對接,實現教師和崗位的良好匹配。
三是集合優質校企資源,效果更突出。改變以往學校和老師單打獨斗”聯系接收單位的有限視角,通過在全市范圍內征集企業崗位和院校教師信息,最大限度統籌利用全市產教資源。
內容
江蘇省商務廳服貿處、教育廳高教處對掛職雙選活動的開展給予了悉心指導。無錫市商務局、教育局分別召開企業及高校專題座談會聽取意見、完善方案。
經過精心籌備,共有來自江南大學、無錫科技職業學院等12所院校的27名教師參與首次掛職雙選活動。掛職教師以中青年骨干教師為主,具講師以上職稱占比85%,平均年齡33.3歲,平均教齡8.8年。
活動共征集來自文思海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江蘇物聯網研究中心等17家企業的41個崗位。崗位以中級人才需求為主,計算機相關技術崗位占比71%。
2014年7月,主承辦單位在市民中心召開在錫大中專院校教師赴服務外包企業掛職雙選見面會”,采用企業和教師互選的形式進行崗位對接,最終23位教師應聘”到合適的掛職崗位。
2014年11月,主承辦單位通過到掛職企業實地走訪,電話訪談等形式及時了解教師掛職情況,共走訪了無錫職業技術學院、無錫科技職業學院、文思海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江蘇物聯網研究中心等8家企事業單位,訪談了肖志勇、解德道等21位掛職教師,走訪調研情況見表1。
成效
(一)強化師資建設,提高教學水平
學習行業前沿,提高專業素養。掛職教師通過掛職,熟悉當前服務外包產業前沿和發展趨勢,了解企業運作模式和業務流程,學習行業先進技術和科研方法,促進教師更新專業知識,提高科研水平。如無錫職業技術學院教師黃越掛職于江蘇物聯網研究中心知識產權部門,她利用掛職機會努力研習行業前沿專利知識,促進個人科研工作的開展。增加實踐經歷,提升教學能力。掛職教師通過熟悉項目開發流程,學習開發技術,明確了企業人才需求標準,積累了專業教學資料,對促進教師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完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培養質量有積極作用。如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匡亮掛職于文思海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教學內容中加入掛職中遇到的案例,受到學生好評。
(二)實現互惠互利,促進企業發展
工作熱情勤懇,緩解用工需求。掛職教師積極融入掛職單位,階段性緩解企業專業人才需求。掛職教師愛崗敬業,踏實勤勉的作風也感染著掛職企業的工作人員,有力的促進企業文化建設。如無錫技師學院費漲等四位老師,犧牲國慶節假期休息時間,開展智慧課堂開發工作,確保項目如期完成。
發揮專業特長,助力企業發展。掛職教師為掛職企業提供智力支持,提高了企業的研發能力。部分掛職教師開展專業技術工作,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一些掛職教師充分發揮專業特長,幫助企業培訓員工。如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教師解德道在NTT DATA掛職期間開辦日語培訓班,幫助員工提高日語水平。
(三)促進產教融合,推動校企合作
發揮專業特長,開展項目合作。高校教師在理論知識和項目規劃能力方面具有優勢,企業在項目開發和市場化運作方面具有優勢,雙方合作有利于提升科技攻關能力,加快項目開發進度。如江南大學肖志勇老師在江蘇物聯網研究中心掛職期間參與智慧城市建設等項目,為企業研發提供智力支持,受到用人單位好評。主動促成合作,聯合培養人才。掛職教師利用與企業聯系緊密的優勢,積極謀劃校企合作,推動學校與企業開展聯合培養、實習、實訓、就業等方面的合作,提高了人才培養效益。如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教師解德道掛職期間促成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國際商務學院與NTTDATA達成校企合作,開展聯合培養等合作。
問題及建議
(一)存在問題
一是啟動時間需要提前。本次掛職雙選活動在6月下發通知,由于院校5月已經完成排課工作,許多掛職教師無法調劑課時,全職掛職教師比例較少,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掛職工作。
二是保障制度有待健全。缺乏針對掛職教師掛職期間的管理制度。教師掛職工作不計入課時,無法完成課時的掛職教師失去評優資格。部分院校扣除教師掛職期間的績效工資,影響教師掛職積極性。
三是活動成效有待強化。一些院校和企業將本次活動當做行政任務。出現少數崗位和人員屬于配合性上報,導致掛職實效減弱。
(二)下步建議
充分發揮掛職雙選活動平臺功能,建立主承辦單位、學校與企業間的溝通與協調機制,整體謀劃、完善制度、強化管理、建設常態化、規范化、機制化教師掛職活動,進一步提高教師掛職實效。
一是務實開展活動,提高掛職實效。每年4月啟動活動,方便掛職教師提前調劑課程,增加全職掛職比例,使掛職教師能夠全身心投入到掛職工作,為企業帶來幫助。嚴格篩選企業提供的崗位,提高掛職教師與崗位的匹配度,提升教師掛職效果。探索政府給予專項補貼,支持企業參與培養特色師資,提高企業積極性。
二是完善掛職制度,保障教師權益。由主辦單位統一制定掛職教師管理制度,在教師掛職期間開展督查工作。掛職教師年終考核時享受平均績效工資待遇,保障教師權益。學校和主承辦單位對優秀掛職教師進行表彰,出臺培訓,職稱晉升,評優等方面的獎勵政策。由于部分院校為省屬院校,懇請省級教育主管部門制定針對掛職教師職稱評定、崗位晉級、榮譽稱號授予等方面的銜接和優待政策,提高教師掛職積極性。
三是統籌產教資源,開展校企合作。充分發揮教師理論知識扎實和專業技術過硬的優勢,與企業開展科研合作,促進科研走出實驗室,技術帶進課堂”,實現產業和教育互惠互利。利用協會資源,建設項目合作平臺,鼓勵校企開展短期、長期或細分領域,以及企業發包等不同形式的校企項目合作。對于取得合作成果的院校和企業,由主辦方給予表彰。鼓勵掛職教師以掛職雙選活動為依托,推進校企合作,促進學校與掛職企業開展聯合辦學,大學生實習、實訓、就業等方面的校企合作,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強化產業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