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昨日公布了第二批私募基金外包服務機構名單。此次共有11家服務機構完成了備案,業務類型包括私募基金份額登記、估算核算和信息系統三類。結合第一批入圍名單,共有已有26家機構完成備案,其中證券公司12家、商業銀行5家、基金管理公司3家、IT公司4家、獨立外包機構2家。
在最新公布的11家私募基金外包服務機構中,北京海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唯一一家獨立的外包服務機構。
隨著私募基金市場的價值和發展空間被越來越多的投資人管理人認可,私募基金行業進入一個熱潮。證監會于6月8日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5月末,已完成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機構12285家,管理資產規模達到2.69萬億元。
在私募快速發展的熱潮中,國內房地產、實業等行業跨界到私募基金管理行業,原本從事商品期貨、一級市場股權投資的私募基金也將資產管理的業務鏈條延伸到股票市場,私募的全產業鏈化逐漸形成。在大量的私募基金交易背后,中后臺運營能力顯得尤為重要。然而,目前,私募基金管理人把主要精力投入在投研能力、交易與市場上,后臺運營尤其是中小型的私募基金的薄弱環節,這就催生了私募基金外包服務機構。
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28日在2015中國(杭州)財富管理論壇”上指出,中國資產管理行業將著力發展第三方獨立機構,打造良性發展的行業生態鏈。積極發展提供產品銷售、估值、支付、評價、信息技術等行業服務的第三方獨立機構,強化第三方獨立機構的專業外包服務功能。鼓勵符合條件的獨立第三方機構從事理財顧問、賬戶管理業務,支持基金銷售機構發展資產配置業務,建設功能完備、服務高效的財富管理產業鏈。
不過,由于私募基金行業還處于市場的拓展期,管理人的重點主要在投研能力、交易與市場上,而中后臺的運營相對較為薄弱,大型機構可以調用部分資源來搭建中后臺的部門,但是中小型機構缺乏資金實力,而私募基金業務外包服務就是解決這類需求,將中后臺部門行業化,形成一個細分的、專業的而且高效的解決私募基金機構需求的行業。
目前,監管機構通過所有外包服務機構可自愿到自律協會備案系統填報相關資料完成備案的方式,鼓勵更多人進入外包服務行業,進一步推動私募基金行業全產業鏈延伸至私募基金業務外包服務行業。
業內人士稱,伴隨著私募基金行業的快速發展,專業的中后臺的運營需求會不斷增多。基金行政管理服務可以算作是一塊金礦”,有眼光的企業如能瞄準這個市場,邁出規模化、低成本運作,有望在短時間內創造一個數百億市場規模的行業。
據了解,北京海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專業的、獨立的提供基金行政管理外包服務的公司。致力于為客戶提供一系列先進可靠的基金行政管理服務,包括估值核算、交易監督及合規風控、投資分析、績效評估、監管報表及其它增值服務。海峰與多家基金銷售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主要發起人均有多年在高盛、瑞銀、Bridgewater Associates、泰康資產管理、工行托管和數據商等專業金融機構的工作經驗,對海外和國內的中后臺體系均了解掌握,因此,海峰團隊獲得美國最大的風險投資控制公司IDG的投資,并于2015年3月率先完成中國基金協會登記報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