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我國服務外包在岸業務發展情況 單位:億美元 數據來源:商務部。
我國服務外包的基本特征:1. 服務外包產業規模不斷擴大;2. 吸納大學生就業成效顯著;3.服務外包企業競爭力不斷增強;4. 業務結構不斷優化;5. 離岸服務外包業務市場多元化。
我國服務外包發展新趨勢:1.在岸業務潛力逐步釋放;2.大額離岸服務外包合同數量增多;3.主要發包市場相對地位發生變化;4.一帶一路”沿線市場開拓成效顯著;5.國內市場布局不斷優化;
我國服務外包政策取向:1.推進服務外包強國建設;2.加快培育服務外包市場主體;3.全力打造中國外包”品牌。
國家統計局剛剛公布了2015年我國宏觀經濟主要指標。對這一連串數據,不同分析人士有不同解讀,這是見仁見智的事。從專業角度看,僅僅停留在大數上是不夠的,所謂魔鬼藏在細節里”。從李西林博士這篇分析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的報告中,不難發現我國服務外包產業正在發生可喜變化,這就是已經上規模,有競爭力,并且開始由大向強轉變。服務外包如此,其他產業呢?如果逐個研究下來,就可以深入了解調結構、轉方式是不是見到實效了。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開啟了科學謀劃十三五”的新篇章,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明確指出由外貿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十三五”開局之際,也正是我國邁向服務外包強國新征程啟程之時。
作為全球接包大國,經過黃金十年”快速擴張,產業規模達到千億美元,發展進入量質并舉新階段,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
《國務院關于促進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提出,堅持改革創新,面向全球市場,盡快將服務外包產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總結當前發展的新特點新趨勢,對我國服務外包產業謀新篇、開新局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我國服務外包發展的基本特征
牢牢把握服務全球化重要機遇,我國依靠豐富的科教人力資源、完善的基礎設施、迅速發展的信息技術、廣闊的市場空間等綜合優勢,積極探索建立多層級寬領域系統性政策促進體系,推動服務外包產業不斷邁上新臺階,獲得全球高度關注和認可。新常態下,我國服務外包正加速從規模快速擴張向量質并舉轉型發展轉變,保持了健康快速發展的基本態勢。
1.產業規模不斷擴大
十二五”以來,我國服務外包產業不斷取得新突破。2011年我國承接服務外包合同金額為447.3億美元,執行金額323.9億美元。2014年,我國承接服務外包合同金額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執行金額超過800億美元,均比2011年增長超過一倍以上。同期,離岸服務外包業務也均實現一倍以上的增長,占全球服務外包市場份額接近30%。2015年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全年簽訂服務外包合同金額1309.3億美元,執行金額966.9億美元,分別同比增長22.1%和18.9%。其中,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金額872.9億美元,執行金額646.4 億美元,分別同比增長21.5%和15.6%。
2.吸納大學生就業成效顯著
服務外包產業具有技術含量高、知識密集型的特點,日益成為擴大大學生等知識型人才就業的新渠道,也是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領域。截至2014年底我國服務外包企業超過2.8萬家,從業人員超過600萬人,間接帶動就業超過2000萬人。其中,服務外包領域從業人員中大學(含大專)以上學歷超過400萬人,占從業人員比例約三分之二。2015年1-10月,我國新增服務外包企業和就業數均大幅增長。其中,新增從事服務外包業務企業4979家,新增從業人員92.6萬人,分別同比增長92%和59.8%。
3.企業競爭力不斷增強
近年來,我國服務外包企業群體不斷壯大,服務外包企業數量已突破3萬家,一批千人以上規模企業已經成長起來,并逐漸發展壯大。2014年,我國上萬人服務外包企業已達到16家,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上億美元的企業達62家。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平均合同金額為69.9萬美元,同比提高4.5%,企業接包能力進一步提升。
服務外包專業服務水平不斷提高。通過資質認證,有助于推動企業加強硬件設施建設、完善管理體制,對加快提升專業化服務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因而,資質認證已經成為服務外包企業專業服務水平的重要體現。積極開展國際資質認證已成為服務外包企業開拓國際業務、提升國際化經營水平的重要途徑。2014年,我國服務外包企業新獲得各類資質認證數量1390個,其中開發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信息安全管理(ISO27001/BS7799)、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認證(SWIFT)等13項國際認證數量1389個。截至2014年底,我國服務外包企業獲得認證數量為12870個,其中13項國際資質認證達7283個。
4.業務結構不斷優化
云計算、大數據和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的創新和大規模應用,不斷增強我國服務外包創新驅動發展能力,業務領域逐漸向垂直行業拓展,產業逐漸向價值鏈高端延伸,業務結構不斷優化提升。2014年我國承接信息技術外包(ITO)、業務流程外包(BPO)和知識產權流程外包(KPO)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金額分別為293.5億美元、79億美元和186.7億美元,以知識創新和研發設計等為主要特征的離岸知識流程外包業務(KPO)占比達到三分之一。2015年,我國承接信息技術外包(ITO)、業務流程外包(BPO)和知識產權流程外包(KPO)離岸業務執行金額分別為316.8億美元、91.7億美元和237.8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8%、16%和27.4%,占比分別為49%、14.2%和36.8%。以數據分析、工業設計、工程設計、檢驗檢測、醫藥和生物技術研發等為主的知識流程外包(KPO)保持快速增長,業務比重逐步增大。
5.離岸服務外包業務市場多元化
我國服務外包市場覆蓋區域不斷擴大。美國、歐盟、中國香港和日本是我國離岸服務外包的主要發包市場,2014年合同執行金額依次為128.2億美元、83.4億美元、74.2億美元和60.7億美元,占全部離岸服務外包業務執行金額比重分別為22.9%、14.9%、13.3%和10.9%,合計占比62%,同比下降近2.9個百分點。2015年,我國內地企業承接美國、中國香港、歐盟和日本的服務外包執行額合計占比61.6%,延續下降趨勢。我國離岸服務外包逐漸從美歐日拓展至東南亞、大洋洲、中東、拉美和非洲等,與南美的委內瑞拉、智力、厄瓜多爾,非洲的南非、加納、阿爾及利亞、剛果,亞洲的巴基斯坦等在服務外領域合作日益增多,合同數量和規模均大幅提高。目前,我國服務外包業務已覆蓋近200個國家和地區,市場多元化趨勢明顯。
我國服務外包發展的新特點新趨勢
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下,因應全球經濟持續緩慢復蘇和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服務外包產業搶抓互聯網+”新經濟形態發展重要機遇,積極應用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社交網絡等新興技術,在業務形態、商業模式、組織方式等領域持續創新。銜接國家重要戰略布局,努力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優化市場布局,服務外包呈現出諸多新特點新趨勢。
1.在岸業務潛力逐步釋放
當前,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行動計劃、云計算創新發展、大數據發展行動等國家戰略正深入推進。各地加快推進智慧城市、云計算中心建設,支持基于互聯網的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大力促進互聯網+”新經濟社會形態發展,互聯網與服務業、制造業等各領域加速融合發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成為其核心共性特征,正重塑創新體系、激發創新活力、培育新興業態和創新公共服務業務模式,推動在岸服務外包市場潛力迅速累積,并呈現加速釋放勢頭。
據高德納公司(Gartner)研究顯示,在全球IT預算未大幅增長背景下,數字創新項目支出發展迅猛,未來5年數字業務營收將提高1倍。隨著互聯網+”行動計劃等戰略的深入推進,我國的數字業務將快速增長。大型服務外包企業紛紛由側重離岸市場業務轉向離岸市場開拓與在岸市場挖掘并重,這既有利于促進服務服務包離岸在岸協調發展,又有利于發揮服務外包的技術外溢效應,促使國內發包企業應用先進技術,提升業務層級和專業化水平,推動我國接包與發包互促良性發展。
十二五”以來,我國在岸服務外包業務執行金額已由80多億美元增長至320多億美元,占比也持續高。2015年,我國在岸服務外包合同金額436.4億美元,執行金額320.6億美元,占比分別提高到33.7%和33.1%。
2.大額離岸服務外包合同數量增多
我國服務外包企業專業化服務水平和競爭力不斷提升,在全球服務外包市場談判和議價能力不斷增強,新簽大額服務外包合同數量明顯增多。2015年9月我國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金額108.9億美元,環比增長105.3%。其中,新簽離岸外包合同金額1億美元以上有6項,1000萬美元以上有65項,明顯優于前8個月。11月當月,我國新簽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金額1億美元以上10項,1000萬美元以上有91項。2015年最為顯著的大額合同則是,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承接母公司技術型業務知識流程外包合同金額達16億美元。
3.主要發包市場相對地位發生變化
美國、歐盟、中國香港和日本是我國服務外包的主要發包市場。在總體保持較快發展的同時呈現出分化趨勢,相對地位出現新變化。2015年,我國承接美國的服務外包執行金額為150.6億美元,同比增長17.5%;承接歐盟的服務外包執行金額98億美元,同比增長17.6%。而受日元匯率和中日政治大環境等多重因素影響,國內企業開展對日外包業務積極性受挫,承接日本的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54.8億美元,同比下降9.8%。與此同時,中國香港發包市場地位明顯提升。2015年,內地承接香港服務外包執行金額達到95億美元,已接近我國第二大離岸發包市場歐盟,同比增長28%,增長速度明顯高于其他主要發包市場。事實上,2015年1-11月內地承接香港服務外包執行金額曾首次超過來自歐盟市場的業務。由此可以發現,香港在我國內地服務外包企業開拓國際市場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4.一帶一路”沿線市場開拓成效顯著
近年來,我國服務外包新興市場開拓呈現良好態勢,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服務外包合作發展加速,特別是承接東南亞、西亞北非國家服務外包增長顯著。2015年全年,我國承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服務外包合同金額178.3億美元,執行金額121.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2.6%和23.4%,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服務外包業務占我國離岸服務外包業務比例提高到18.8%。其中,承接東南亞國家的服務外包合同金額89.9億美元,執行金額63.2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0.6%和17.3%;承接西亞北非國家的服務外包合同金額43.5億美元,執行金額25.2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13%和61.5%。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推進,沿線國家和地區正在成長為我國服務外包國際市場開拓的新增長點。
5.國內市場布局不斷優化
隨著各級政府對服務外包產業在國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定位和作用認識不斷深入,大力發展服務外包產業成為廣泛共識。據統計,截至2013年底全國就已有24個省、市、自治區開展服務外包業務,113個城市參與到產業發展中。江蘇省、廣東省、浙江省、山東省、上海市和北京市等面對不斷上漲的工資、物業等成本,主動調整產業發展定位,成本導向型服務外包業務逐步向中西部等二、三線城市轉移。中西部城市利用當地產業基礎、區位優勢、人才資源、政策優惠等,主動承接服務外包業務轉移,帶動當地信息通信等基礎設施改造升級、人才培養培訓,對當地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就業促進等具有重要意義。
從區域發展戰略角度來看,以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為引領,正在形成沿海沿江沿線經濟帶為主的縱向橫向經濟軸帶,將對我國國內服務外包市場布局產生重要影響。受益于一帶一路”建設,沿線地區服務外包國際交流與合作提速。受益于京津冀協同發展以及服務外包產業向內地城市轉移趨勢,河北、河南等省份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增速加快。2015年1-5月,河北省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金額和執行金額分別為8459萬美元和4512.6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772.9%和353%。受益于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推進,沿線省市服務外包保持較快增長。2015年,長江經濟帶沿線11個省市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金額481.3億美元,執行金額394.1億美元,分別占全國的55.1%和61%,同比分別增長13.1%和16.9%。中部的江西省、湖北省和湖南省積極承接產業轉移,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金額分別同比增長37%、33.8%和26.6%,增速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促進中國服務”走向世界
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按照《國務院關于促進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國發[2014]67號)要求,商務部正研究制訂并將定期發布《服務外包產業重點發展領域指導目錄》。2015年起商務部組織實施了服務外包競爭力提升工程”,將圍繞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優化國內市場布局、深度開拓國際市場和完善促進政策體系等,加快發展高技術、高附加值服務外包產業,向更多以智力投入取勝轉變,盡快提升服務外包競爭力和產業發展水平。中國外包”日益受到全球客戶更多關注和認可,將持續推動我國由服務外包大國邁向服務外包強國,進而促進中國服務”再上臺階、走向世界。
1.推進服務外包強國建設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發展新理念,明確要求從外貿大國邁向貿易強國,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服務外包產業是現代高端服務業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推進結構調整,形成產業升級新支撐、外貿增長新亮點、現代服務業發展新引擎和擴大就業新渠道,具有重要意義。新時期,積極謀劃建設服務外包強國既是、是我國貿易強國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服務外包產業國際化水平高、競爭比較充分,只有不斷提高專業化服務水平和國際競爭力,才能在全球市場立于不敗之地,實現可持續發展,進而發揮服務貿易發展的領頭羊”作用。特別是,當前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全球服務外包市場,不進則退,必須盡快提升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水平。另一方面,新常態下,積極推進離岸在岸并舉、接包發包并舉、規模效益并舉是未來一段時期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現實選擇,有助于加快推進經濟結構優化、發展動力轉換和發展方式轉變。
今后五年,科學謀劃服務外包強國建設,就要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理念,圍繞培育競爭新優勢和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研究制訂中國國際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大力發展軟件和信息技術、設計、研發、互聯網、醫療、工業、能源等領域服務外包;加快發展文化創意、教育、交通物流、健康護理、科技服務、批發零售、休閑娛樂等領域服務外包;積極發展金融服務外包業務,鼓勵金融機構將非核心業務外包。積極優化國內外市場布局,探索創新促進政策體系,更好發揮公共政策功能,著力激發企業創新動力和市場活力,盡快將服務外包產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2.加快培育服務外包市場主體
經過多年的持續快速擴張,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接包國,但與位居全球服務外包市場第一的印度相比,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仍然存在明顯差距。企業規模偏小、產業組織結構不合理、中高端人才缺乏等已成為制約我國服務外包產業提升發展水平的瓶頸。總體來看,服務外包市場主體不強是服務外包產業大而不強的集中表現。
新時期,應抓緊推進服務外包競爭力提升”工程。加快培育若干師資力量雄厚、符合產業發展需求的專業化服務外包培訓機構,打造可持續服務外包人才供應鏈。充分利用國內外資源,加強服務外包各類人才培養培訓,著力引進和培養一批中高端人才、復合型人才和國際型人才。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集成服務水平高、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服務外包龍頭企業,支持一批專、精、特、新”的中小型服務外包企業,形成互補協調、互利共贏的產業組織結構。加快建設一批主導產業突出、創新能力強、體制機制先行先試的服務外包產業集聚區,盡快形成產業集聚,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3.全力打造中國外包”品牌
作為接包大國,我國服務外包業務執行金額占全球市場份額近30%,中國外包”受到全球客戶廣泛關注。加快培育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品牌競爭新優勢,樹立中國外包”品牌整體形象,是邁向服務外包強國的重要途徑。按照國家品牌建設和推廣的基本要求,結合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和趨勢,積極建立服務外包品牌促進工作機制。加強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建立服務外包企業信用記錄和信用評價體系,促進產業發展和規范經營行為。發揮行業協會作用,提高服務和促進水平,加強行業自律。統籌服務外包產業與走出去”、援外工作有機結合,推動服務外包企業抱團出海、借船出海,提升我國服務外包企業整體國際競爭力。按照國際通行規則,依托行業組織,加強服務外包產業海外整體營銷,提高市場開拓活動層級和頻次,加強與知名跨國公司、咨詢機構合作,加快推進中國外包”品牌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