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1年創業至今,CEO楊希和他的重慶特米洛科技有限公司已經一起走過了近5年時間。在過去的5年里,特米洛從一家單純的外包服務公司,漸漸轉換為以扶持合作”模式的獨立型企業,而其近年來集結的一個超過30個技術人員的超級團隊”,更是成為了公司的核心優勢。
楊希表示,以前只是順從甲方公司的意愿,機械化操作各類項目;而自從特米洛利用技術團隊優勢轉型后,在與各個創業項目的研發上由被動變為主動,不僅有了更多自主優勢,還參與了多個項目的技術、資金、營銷等方面的入股,成為了真正的助力者。
接外包”接到乏味
技術公司浴火重生
楊希告訴記者,重慶特米洛科技有限公司在成立之初,就是以技術服務為主打,專注于為大企業做各類外包項目。那會兒很多傳統企業剛剛學著觸網,就想將一部分業務轉型到互聯網或移動互聯網,或者搭建匹配的電商平臺。但是由于傳統企業在互聯網這塊沒有經驗技術,大部分企業甚至沒有匹配專業人才。因此,他們通常都會把搭建互聯網框架、數據分析等技術板塊外包給其他創業型企業來做,特米洛最初就是靠接這些外包項目,服務過的企業中不乏國內諸多上市公司。”
外包的生意做了近兩年,楊希及其團隊對各種技術服務做得得心應手,也越來越熟悉操作流程。然而,楊希卻感到壓力日益增大,并且對工作模式也感到索然無味,傳統的外包模式通常都非常乏味,甲方提出要求,再開始挑選多家公司報價,然后簽約,最后開始合作,整個環節都非常封閉。基本上甲方要求我們怎么做我們就怎么做,處于一種被動地位。”
而最讓楊希難以接受的是,很多企業來自傳統行業,對互聯網并不了解,因此常常會在任務執行的中途強硬要求團隊進行不合理的改動,這個改動不僅會加長工時,更會讓之前做的很多準備工作全部作廢。加之有時候一個外包周期太長,會出現合約拖款的現象,讓特米洛不時陷入資金緊張困窘的狀態。
2014年,楊希帶著創業團隊入駐了工業服務港里的眾創空間,在和工業服務港的負責人聊天后,楊希萌生了新的想法。我們發現,在重慶有很多做IT或者電商的創業企業,他們有很多有意思的想法,但是因為自身技術能力達不到,也招攬不到優秀的技術人才,所以很多時候無法將想法訴諸實踐。而技術是特米洛最擅長的事情,為什么我們不能拋棄傳統的外包接單模式,轉變為給創業企業輸送技術服務的合作模式呢?”
在經過一番仔細考量后,楊希和其創業團隊當機立斷結束了外包服務項目,重新整理起特米洛現有業務,打算重新出發。
為創業項目助力
轉型后快速成長
我之前去聽過很多路演,也參加了很多創業活動,發現重慶有大量創業公司有不錯的運營基礎,并且都有很好的創業想法,但是卻經常面臨同一個難題,那就是現有的技術無法支撐他們觀點。”楊希坦言,轉型后的特米洛瞄準的就是這樣的創業群體:有自己的想法,需要技術為其提供支撐點和論證。換言之,對方給創意需求、運營推廣等,我們輸出技術研發和數據參考,共同完成一個項目的搭建和發展。”
楊希以目前公司正在研發的一款旅行APP甩手旅游”為例介紹:這款針對駕車自由行的APP,就是我們和重慶一家創業公司共同開發的。”他告訴記者,對方當時只提出了想做一個自駕游APP,并希望和各個旅游類商家鏈接起來,設置網上商城,讓大家在APP上實現一體購的衣食住行。然而,這個想法一經提出,就被楊希駁回。
他的想法太大太空,我們用了7億個數據對APP的可行性進行了分析,告訴他這個想法目前實現不了,并給出我們的建議:即以出旅游線路的規劃為主,并在其中鑲嵌特色短視頻。用戶只要輸入目的地,我們的APP就能立刻給他規劃一條自駕游的完整線路,用戶還能看到在該線路上,有哪些用戶拍了沿途風光、路況等情況,這都是非常實用的東西。”觀點一經提出,立刻獲得了合作方的贊同,雙方一拍即合,楊希及其技術團隊就著手開始甩手旅游”的平臺研發,該產品3月下旬就能正式面向市場。
楊希表示,自公司轉型以來,這樣的案例已經合作了12個,而其中一個項目正在洽談融資,我們現階段手里的項目都是以合作形式,基本上每一個項目從商議到最后動手,只需要一個月。目前,我們能為創業伙伴提供產品需求分析、架構設計、UI設計、業務邏輯開發、創新技術研發等一系列服務,只要對方有創意的想法,我們就會努力幫助其實現,真正成為每一個創業企業背后的‘助手’。”
30人技術團隊
成最大競爭優勢
毫無疑問,特米洛公司最為重要的核心殺手锏”就是他強大的技術團隊。據楊希介紹,特米洛的技術員工已經超過了30人,是目前重慶創業企業中技術人員占比較多的團隊之一,我認為,在互聯網時代,多方面融合合作,各個資源互相嫁接才是發展項目的最佳途徑。我們的商業模式很簡單,就是利用自己的技術團隊去與別人的資源進行互換嫁接,實行合作共贏。”
在楊希看來,特米洛能夠爭取到各種優勢項目,就是依托了這個技術團隊。他透露道,經過4年累積,團隊從最早的兩三人漸漸發展為現在的30多人,今年還打算繼續擴大。我們前幾年接的外包服務,練就了大家的技術實力,因此才能打開現在這樣新的創業思路。而最讓我們覺得現在的項目充滿樂趣的就是,我們能在合作中提出建議,傾注我們的想法,這個項目也有我們的思維模式傾注,這比以前單純機械化地完成技術任務有趣多了。”
風投點評
創業鏈條需要專業企業共同打造
大石創投副總裁戴偉國表示,特米洛公司的模式非常值得廣大創業公司借鑒。過去我們看的包括APP、網站研發等諸多項目,從產品研發到終端市場的銷售都習慣由創業者獨立完成。但是對初創企業而言,這個鏈條未免顯得過長,很多環節一家承擔顯得非常吃力。而特米洛這樣的企業,實際上就是重點著手做了創業鏈條中的一個環節,而這個環節他們最為擅長的,因此就顯得格外有競爭力。”
戴偉國表示,按照未來的趨勢,一個企業善于哪個環節,那么就可以在該步驟上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一個創業鏈條上有多個環節,大家各司其職。這對很多早期企業,尤其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合作”更有利于它們的生存發展。別說在重慶,現在在全國這樣的模式都比較少見,國內很多創業者都喜歡做垂直,一口氣大包大攬。然而,我認為大家應該拿捏好自己的核心優勢,向專業化分工發展。”
戴偉國坦言,做這樣的模式有一個地方值得重點注意,那就是誠信”問題。即不要在合作過程中,覺得自己翅膀硬了”就去踹掉客戶,把運營端、市場端收過來自己做,這樣會引起企業的恐慌與不滿,從此擴散出這個企業居心叵測”的信息,從此客戶來源很有可能就此崩潰。戴偉國強調,專業化企業要學會抵擋誘惑,實現真正的專業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