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合肥)金融外包峰會2016在合肥舉行,來自國內外金融機構、金融服務外包企業、科技創新型企業、專業咨詢機構、行業協會及政府部門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匯聚一堂,聚焦打造完善的金融產業生態圈”主題,圍繞數字金融、金融外包、優化金融服務生態鏈等熱點進行深入探討和高端對話。
合肥發展金融服務外包產業優勢明顯
隨著數字金融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青睞通過外包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整體效益提升,金融機構與金融外包服務提供商的合作日益密切。當前,中國金融服務外包產業迎來發展新機遇,金融外包作為金融企業打造高效供應鏈、整合外部資源、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生產組織模式,在我國是大有作為的。”商務部原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黨組成員崇泉在主旨演講中如是說。
合肥有三大優勢,一是行政效能高,二是生態人文環境好,三是創新技術的集聚效應。”崇泉十分看好合肥的金融服務外包產業。他表示,目前,工農中建交等多家金融機構已經入駐合肥國際金融后臺服務基地,開展研發中心、呼叫中心等領域深鏈條的外包業務,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企業在此布局,促進合肥金融業和金融服務外包產業實現量質并舉發展。
規劃實現金融后臺業務全覆蓋
作為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近年來,合肥借助合肥國際金融后臺服務基地建設,率先啟動新一輪金融創新試驗,著力構建長三角服務外包特色產業重點集聚區,并將金融服務外包列入十三五”期間重點發展領域。目前,位于濱湖新區的合肥國際金融后臺服務基地已入駐中國工商銀行(合肥)后臺中心、中國建設銀行合肥生產基地等23家金融機構,規劃實現客戶服務、票據支付和清算、數據分析和處理、定損理賠、災備業務、數據處理、金融資產管理等金融后臺業務的全覆蓋。
建成后的合肥國際金融后臺服務基地將包括20家總行級金融后臺服務機構、100家大中型服務外包型企業、500家動漫創意企業,最終形成以金融機構總行級后臺服務中心(如數據處理中心、卡中心、呼叫中心、災備中心、培訓中心、金融創新產品開發中心等)、區域性總部等為主體,涵蓋動漫創意產業、服務外包產業等于一體的城市功能區,為合肥乃至安徽發展帶來新的支撐點,成為我國中部崛起戰略的點睛之筆。
雙聚合”效應提升基地核心競爭力
我們將以做好‘三大中心’(金融后援中心、產業升級中心、金融創新中心)和‘兩個平臺’(產業金融、科技金融)為發展重點,力爭在產業布局、產業協同等方面打造大金融產業生態。”濱湖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其中,金融后援中心將依托合肥乃至安徽全省豐富的人力資源和產業集聚優勢,大力發展服務于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研發、數據、客服中心等后援服務。金融小鎮、中科大金融學院、復星金融城、人才實訓基地、互聯網產業園等項目的不斷匯集,為金融機構做大做強提供了優良的服務與保障,為全省金融產業發展提供了核心驅動力。
獨特的創新基因、一流的創新能力,為合肥國際金融后臺服務基地注入源源不斷的活水”。截至目前,基地已建成8個自主創新平臺,包括華拓智慧金融服務平臺、樂業空間、通力平臺、創新創業學院、產業互聯網平臺、服務外包基地、中國銀行軟件中心、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合肥數據中心。多家創新平臺和研發中心的雙聚合”效應,在提升基地核心競爭力的同時,也讓一個立足于便利企業運營、保障金融安全、探索金融創新的全新金融服務生態圈加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