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順應金融數字化發展的趨勢,抓住新一輪金融改革的難得契機,把握中國金融服務外包發展機遇,優化金融服務生態體系以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發展,10月14日~16日,中國(合肥)金融外包峰會在合肥舉行。由商務部中國服務研究中心編制的《中國服務外包發展報告2016》于會上正式發布,這是該報告連續第9年發布,是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大數據記錄儀”,內容覆蓋我國31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100多個開展服務外包的城市和2萬多家服務外包企業?!秷蟾妗芬皂槕鲁B,建立新優勢”為主題,采用主體報告及案例報告、領域報告、要素報告的1+3”內容模式,詳細描繪了市場、行業、企業、城市、園區、人才、環境等各方面的新舉措、新動向,分析了金融服務外包、大數據分析服務、呼叫中心服務、互聯網反欺詐SaaS服務等細分領域。
在全球經濟復蘇緩慢、國際貿易發展低迷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取得顯著成效,我國離岸服務外包實現15.6%的快速增長。目前,全國已有13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發展服務外包產業,這對推動地區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以及優化外貿結構具有重要意義?!秷蟾妗分赋觯?rdquo;期間,我國服務外包發展依然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預計將維持10%以上的增長速度,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額有望突破千億美元,產業鏈和價值鏈地位提升的節奏加快,研發外包、高附加值外包占比逐漸增大,產業生態環境不斷向好,政策紅利進入釋放期,但體制機制創新能力、國際服務競爭力、示范城市引領帶動作用等仍須進一步加強。
在我國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驅動下,服務外包正在成為市場配置全球資源和要素、實現全球價值鏈地位躍升的重要抓手。新時期,各地和各企業應抓住技術變革的機遇,積極培育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科技領域的服務外包新業態,充分利用智能服務有效降低信息技術和業務流程外包的成本,通過接包發包雙向整合全球資源,鞏固美歐日、港澳臺等傳統市場,加快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市場新空間?!秷蟾妗窂娬{,中國服務外包產業正逐步擺脫以低成本為主的傳統發展模式,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從成本驅動向價值驅動轉變。未來幾年是產業轉模式、調結構、提效益的關鍵階段,一方面,政府通過政策創新,優化示范城市功能,形成產業結構發展的梯度中心,有效應對成本上升的困境;另一方面,企業通過技術創新、模式創新,不斷提升價值鏈地位,提升國際服務合作的話語權。大、云、平、移”及互聯網金融等新業態的興起,進一步增加了信息技術與金融業的黏合度,加速了金融信息化向數字金融時代的演變。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副主任邢厚媛告訴記者,數字化金融導致產業價值鏈重構,未來金融外包將從成本驅動轉向價值驅動,注重個性化服務能力提升、服務集成性提高、融合機會增多,也將進一步關注風險和安全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