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叫中心中可定制報表系統的設計與實現(一)
第三章 可定制報表系統分析和總體設計
圖3.1 報表系統用例圖 根據用例圖,在對其進行功能分析后,該系統首先需要具有以下幾個功能:
圖3.8 報表設計工具交互圖
根據報表設計工具功能以及與各部件交互情況分析,其界面布局設計包括菜單欄,報表設計工具編輯的基本對象區域,同時還包含該對象的屬性展示以及基本單元信息明細。該工具界面布局設計如圖3.9所示。
圖3.9 報表設計工具界面布局設計圖
在報表設計工具布局設計圖中,基本對象區域列出了該工具編輯的基本對象,對象展示區域顯示了選中的對象基本屬性配置,基本單元明細列出了該對象包含的各基本單元的配置信息,菜單欄是對選中的對象或者基本單元進行操作。利用菜單可以創建,修改和刪除操作對象。 3.5.2 報表生成流程設計 報表生成流程分為模式定義、規則定義和數據制作三個部分。規則定義需要引用模式定義的結果,而數據制作需要引用規則定義的結果。因此,需要遵循模式定義――規則定義――數據制作的順序過程。其流程如圖3.10所示。
圖3.10 報表生成流程圖
1.模式定義 模式定義是指定義模式各組成部分及其相互關系的過程。通常包括定義每個部分的名稱、位置、尺寸、格式,若該部分還有內部結構,則照此模式繼續深入定義。 模式定義確定了作為數據載體的報表形態與結構,是生成報表數據的基礎和規則定義的前提條件。 2.數據規則定義 數據規則定義是在模式定義的基礎上,確定業務數據到報表數據的映射方法。規則定義為報表構造了一個規則集合,集合中的規則是報表各個組成部分數據的來源和變換過程。因此,規則定義是報表生成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數據制作的前提條件,是模式定義和數據制作之間必要的銜接和過渡過程。 3.數據制作 數據制作是報表生成過程的最后一個步驟,它在模式定義的基礎上,使用規則定義生成的映射規則集合將業務數據映射到報表中。根據數據規則的內容,數據制作過程具體可以分為三個步驟,數據采集,數據變換,數據填寫。 1)數據采集 數據采集它按照數據規則中制定的要求取得業務數據。 2)數據變換 數據變換會按照數據規則中指定的方法對采集到的數據實施變換操作。 3)數據填寫 數據填寫是按照規則中指定的格式將變換后的數據放置到規則所示的報表位置上。例如規則:“將本年度1至12月份的工資總額以標準數字格式填寫到報表第2行第4列的位置上”。對應的三個過程為: 數據采集:獲取本年度1至12月份的12個工資數據 數據變換:對采集到的12個數據進行求和運算,Ei(i=1,2 ,3 ....12)。 數據填寫:將結果填寫到報表單元中。 3.6 本章小結 該系統的研究目的是減少報表系統在呼叫中心中不同時期的開發總工作量,解決系統生命周期短的問題,確保系統具有較好的通用性。本章針對這一目的對報表系統進行了分析和總體設計。該部分主要完成了報表系統的具體需求分析,研究了可定制報表系統的研究目的、意義和方法,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并在系統分析的基礎上闡述了系統設計的思想、任務和過程,構建了系統的總體架構和功能設計模型。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呼叫中心中可定制報表系統的設計與實現(三) 呼叫中心中可定制報表系統的設計與實現(四)
作者獨家供稿 CTI論壇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