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旅展上買到的住宿券居然比其它渠道賣的還貴,這時你會怎么做?如果要出國時,航班突然被取消又遲遲得不到航空公司善意的響應,你又會如何反應?在從前,如果民眾想投訴問題,會選擇打客服電話,或者是親自到公司、店面抗議,而這樣的投訴方式,對企業、店家而言,只須要安撫此客戶不滿的情緒及處理單一問題而已,但是,自從社交媒體出現后,客服模式也將隨之轉變。
過去,一家公司的聯絡方式可能會有客服電話、電子信箱等多種溝通渠道,使客戶能夠和公司取得聯系進而互動,而公司也藉此掌握客戶的信息,并且利用這些信息調整商品或更改銷售方式等。但自從社交媒體快速成長,讓消費大眾遇到問題或不滿時,第一時間的抱怨渠道不再是客服中心,而是選擇登入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或其他社交網站,撰寫抱怨文或是拍幾張產品問題照片,并卷標媒體粉絲專頁與朋友等,讓大家知道自己所遇到的事情,而以現今的傳播速度來看,一旦其他媒體也跟進報導,產品企業或店家馬上就會面臨大量的曝光與隨之而來的評論風險。
也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使用社交媒體,以作為與客戶的溝通渠道之一,并化被動為主動,積極觀察社交網站上關于自家品牌及產品的輿論動向,如此一來,也能及早辨別預警信號,迅速采取適當行動以阻止問題在社交網站上擴散發酵。如美國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會主動在Twitter上發布航班延誤的消息,而鞋類零售商Zappos則擁有獨立的Twitter客戶服務賬號,專門對評論進行全天候人工回復,因為及時的表態和處理,往往是扭轉社交媒體上負面輿論導向并保護品牌形象的關鍵因素。
而如果想將社交網站納入到客戶溝通渠道中,首先,需要收集相關信息,定時觀察社交媒體平臺上關于自家品牌和產品的談論內容,常用的方法有制訂關鍵詞列表,通過社交媒體的搜尋功能進行搜尋,關鍵詞列表可以包括:企業及品牌名稱、產品名稱、產品常出現問題、熱點話題等,并記錄下所搜尋到的討論。
其次,收集到的信息需要進行過濾分析,才能將重要的相關信息從大量的數據中顯現出來,如分析不同季節或月份民眾對產品的討論是否有所不同、對產品要求的趨勢是什么,或者對產品服務的投訴集中在什么方面等,這對企業和品牌改進自己產品與服務,甚至針對不同時間點設定不同的產品營銷方案等方面都大有幫助。
再者,當相關信息被識別出來后,針對負面評論可設定相應的答復,透過創建一個社交媒體輿論問答知識庫,使客服人員在社交媒體上監測和響應民眾問題時,可以通過對知識庫的檢索,找到之前類似的消費者討論以及當時的響應,通過工作流程來及時掌控社交互動,同時也節省企業的響應成本和時間。但許多社交媒體是完全開放式的平臺,因此也建議在響應民眾負面評論時,企業可提供更直接的連絡渠道,引導民眾使用直接的方式與企業進行溝通,也不失為一個展示服務態度和及時跟進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