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屆亞洲金融論壇于2020年1月13及14日在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主題為:重塑增長:創新·突破·共融。微眾銀行人工智能部副總經理陳天健出席以人工智能重塑銀行業面貌分論壇并發表演講。
陳天健表示,銀行業使用聊天機器人(14.510,-0.13,-0.89%)之后,成本收益可以上升十倍。當然會讓一些人下崗,傳統的呼叫中心不需要雇傭那么多人了,同時也會創造一些新的工作。有些人會成為聊天機器人培訓師,比如培訓機器人,預測機器人行為模式,為機器人設定聊天策略等等,這當中很多人在市場營銷團隊找到新的工作,因為市場營銷行業還需要真的人完成真的工作,他們需要一些更有意義的工作,而不僅僅是在呼叫中心每天接電話、打電話。
他強調,銀行業使用人工智能不是一件壞事情,可以讓人們從粗糙工作背景當中釋放出來。
以下為文字實錄:
陳天健:我們是2014年開始建立我們的微眾銀行,所以微眾銀行已經有5年歷史了。我們在大陸服務的客戶已經超過2億。同時我們為超過100萬家小微企業提供服務。以這樣規模開展運營的話,我們一開始就要使用人工智能技術,整個基礎架構都是全自動化的。我們的談話機器人每天要為400萬客戶提供服務。根據我們的經驗,人工智能可以幫助我們節省大量的銀行運營的成本。
在銀行運營當中另外一個挑戰就是風險管理,我們接納了一個在以風險為基礎的信貸系統,可以用15秒鐘時間判斷一個申請客戶的信用評級是不是達到了某個水平,這徹底改觀了整個銀行的體驗。
我認為實現AI最大的挑戰就是運作的規模,因為他可以服務很多的目的。做人工智能這件事情的時候,你要知道成本,每天帶來的設備支出、樣本量大還是小,如果很小的話,成本可能會比較高。
我覺得來自大灣區這些資源和經驗是極其重要。香港有非常強大的、發達的物流體系、教育體系、金融體系、信息制度體系。比如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等一些很好的教育機構,許多來自中國內地年輕學子來到香港完成他們在AI方面學位,他們也是非常具有競爭力。當他們從大學畢業后,香港特區政府應該給他們更多的機會或者資金支持,來啟動自己的AI公司的建設,給他們更多的機會來打造銀行業AI架構。包括人力資源、產業資源、財政資源等等方面的資源配套。
使用聊天機器人之后,我們成本收益可以上升十倍。當然會讓一些人下崗,傳統的呼叫中心不需要雇傭那么多人了,同時也會創造一些新的工作。有些人會成為聊天機器人培訓師,比如培訓機器人,預測機器人行為模式,為機器人設定聊天策略等等,這當中很多人在市場營銷團隊找到新的工作,因為市場營銷行業還需要真的人完成真的工作,他們需要一些更有意義的工作,而不僅僅是在呼叫中心每天接電話、打電話。使用人工智能不是一件壞事情,可以讓人們從粗糙工作背景當中釋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