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市12345民生服務熱線秉承服務大眾、方便市民、情系百姓、為民解憂的服務理念,讓應急處置實現高效運行。 社會治理如何協調、分工、合作,如何實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高效率運作?
對此,嘉峪關市社會治理服務中心給出的方案是:通過12345民生服務熱線和110、119、122三臺合一呼叫中心,與全市100余家企事業單位和47個城鄉社區聯動,實現集公共服務、社會管理和應急指揮三大職能為一體的聯動協調治理系統,擔負突發公共事件的預警管理、處置指揮和事件評估等全部職能。

聯動協調應急處置高效率
職能優不優、功能強不強,首先要看能否破解職能部門之間相互分離、各自為政的單打獨斗局面。
嘉峪關市社會治理服務中心運行五年來,通過‘12345’民生服務熱線和110、119、122‘三臺合一’呼叫中心的高效運轉,群眾的意見有人聽,委屈有處訴,難事有人幫。嘉峪關市社會治理服務中心任負責人介紹說,一旦發現苗頭性問題,中心都會及時做出反應,如嘉峪關G30高速路口的噪聲擾民碧水綠洲住戶生活用水困難等問題都及時報送市信訪局、市應急辦等有關部門,使問題得以有效解決。
聯動出速度,協調出效率,正是聯動協調的精準組合,讓應急處置實現高效運行。
整合資源實現管理規范化
在現實生活中,,1+1=2是正常的工作效率,那么如何做到1+1>2的工作效率呢?
嘉峪關市社會治理服務中心通過整合各職能部門的管理資源,構筑符合城市綜合管理需求的信息應用體系。如嘉峪關市社會治理服務中心與市供電局、市供水管理處等相關服務單位建立實時對接聯系制度,當市民家中發生臨時停電、停水、供暖異常等情況時,及時準確地提供咨詢;與市運管局協作,推進了出租車定位與安全報警系統建設,建立營運車輛乘客失物招領服務;與市旅游局合作,成立游客投訴中心;與市農林局合作,對規模養殖大棚和種植溫棚進行全天候監控等。
嘉峪關市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在實現規范化公共管理的同時,還集中網格化城管力量、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力量、應急救援隊伍等各類基層管理力量,保證群眾的各類訴求,如公共設施、便民服務、市容環境等,都能找到咨詢的對象、求助的部門、建議的渠道。
暢通渠道搭建民生連心橋
翻開12345民生服務熱線工作人員姜浩的12345信息反饋登記簿,有這樣一條信息:在綠景苑小區居住的張先生反映,樓上住戶家中無人,一直往下漏水。于是姜浩就多方聯系,幫助尋找這一住戶的信息,并將處理結果及時反饋到12345系統平臺上。群眾訴求的及時回復和熱心服務,是12345民生服務熱線暢通民生服務關聯大通道的一個縮影。
受理、辦理、回復、督辦、回訪、反饋、歸檔、考核……這是嘉峪關市12345民生服務熱線的辦理流程。市民只要撥打12345,咨詢求助、投訴、建議等關系到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各種問題,都能得到及時回復、處置。作為一條服務民生的熱線,它一頭連著各級部門,一頭連著廣大群眾,是察民情、聽民聲、解民憂的廣闊平臺,成為溝通市委、市政府與百姓之間信息的重要橋梁紐帶,更是各行政企事業單位服務百姓的前沿窗口陣地。
截至2016年底,嘉峪關市12345民生服務熱線累計受理各類訴求2680657次。其中,咨詢、求助、投訴(舉報)、建議等電話訴求77344次,微信、微博訴求125起,QQ訴求15起;綜合執法類事件4121次,居家養老服務2109094次;日均受理電話由建設之初的50人次上升為目前的2220次,最高達到了226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