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右移動 --> l 向左移動 --> h 向下移動 --> j 向上移動 --> k 如上所示,例如要向右移動光標8個字符的距離,只要在鍵盤上敲 l 鍵8次即可;向下移動3行的距離,只要在鍵盤上敲 j 鍵3次即可……也就是說,在vi命令模式中通過這幾個鍵(命令)來控制光標的移動。 其次就是文本刪除的命令。在Windows下大多數(shù)編輯器在刪除文本時只要連續(xù)按[Backspace]鍵即可。但由于在vi中,插入模式和命令模式是分離開來的,所以在命令模式下需要通過命令(按鍵)來刪除文本,而不是直接按[Backspace]鍵。
文本刪除的命令如下所示:
刪除光標所在位置的字符 --> x 刪除光標所在的行 --> dd(敲 d 兩次) 如上所示,例如要刪除從光標位置起向右的3個字符,只要在鍵盤上敲 x 鍵3次即可;要刪除光標所在的行,只要敲 dd (連續(xù)敲d鍵兩次),光標所在行的所有字符以及行將會被刪除。 再次,當編輯完了一個文檔,想要保存后退出的時候的命令為“ZZ”(大寫、連續(xù)敲2次)。
保存并退出文檔:
保存當前修改并退出 --> ZZ 另外,vi還有一些編輯性質的命令,一并總結如下
具有編輯性質的有用的命令:
撤銷上一步操作 --> u 移動光標到行首 --> 0 (數(shù)字0) 移動光標到行末 --> $ 移動光標到當前頁最頂行 --> H 移動光標到當前頁最底行 --> L 向前翻一頁(Page Up) --> Ctrl + f 向后翻一頁(Page Down) --> Ctrl + b 還有在服務器配置中使用vi時,頻繁用到的就是vi的搜索功能。在vi命令行的狀態(tài)下,鍵入“/”(斜 線)后,vi底部出現(xiàn)“/”,并處于輸入等待狀態(tài),這時候輸入要查找的文字或文字列,然后按回車就可以找到相應的文字或文字列。當有多個對象存在時,敲 “n”(小寫)鍵為查找下一個目標,敲“N”為查找上一個目標。
r file 讀取file 文件的內容,插入當前光標所在行的后面 e file 關閉當前文件,并打開新文件file (如果當前文件內容有變動但未保存,則該命令不會被執(zhí)行)[常用] f file 將當前文件重命名為file [常用] f 打印當前文件名稱和狀態(tài),如文件的行數(shù)、光標所在的行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