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不少中小企業面臨增速下滑、利潤率下降等難題。對此,代表、委員們建議,從制約發展的突出問題入手,推進改革創新,激發發展活力。
近日,省工商聯一項專題調研顯示,安徽省不少中小企業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2014年前十個月,有36.3%的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出現下降,有42.3%的企業利潤出現下降。
越是經營困難,融資問題就越突出。 ”省政協委員牟坤林說,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脈,但融資難長期困擾中小企業發展,加之目前我國全面進入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轉型時期,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不創新思路,不疏通融資渠道,中小企業將面臨更嚴重的缺血”。
化解融資難,必須加大對銀行金融機構的考核、激勵力度,引導銀行加大對中小實體企業的信貸投放。”來自亳州的省人大代表朱月信提出,推動金融機構清理和減少融資環節,降低融資成本。同時,完善中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建立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和小微企業的信息溝通機制,推進政、銀、企之間的合作。
中小企業融資難,也從深層次上反映出金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的不發達和不健全。民建安徽省委提出,打破金融壟斷,放寬市場準入,培育一大批與中小企業對接”、為其發展服務的民營中小銀行。特別是要大力發展典當業。今年,安徽省將力爭實現典當企業網點縣域全覆蓋,從大中城市向縣區、鄉鎮拓展,這將有助緩解縣域中小企業融資難。
牟坤林表示,近年來,互聯網金融空前發展,在此基礎上很多金融機構進行了直接融資商業模式的創新,成為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成本高的一種重要模式。建議成立省中小微企業投融資服務中心,建立企業金融大數據,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新渠道。
關鍵詞轉型升級
—擺脫換擋焦慮,加快創新驅動
中小企業發展困難,既是新常態下經濟發展規律使然,又有多年來民營經濟發展內在矛盾累積的原因,突出表現在‘轉型畏難癥’。”省政協委員徐發成分析,適應新常態,主體是企業,突破口在轉型升級。
由于資金、技術、人才缺乏,很多中小企業存在不想轉、不敢轉、不會轉”的顧慮。徐發成認為,中小企業要盡快擺脫換擋焦慮,不能在轉不轉”上糾結,早轉就能贏得更大發展空間。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探索建立民營企業轉型升級發展基金,適當增加政府對中小企業轉型升級項目的補貼比例。通過騰籠換鳥”,實現產業結構優化、產業層次提升和產業組織創新。
徐發成說,現在可以通過三種方式升級換擋”,提高競爭力—通過機器換人”,提高勞動生產率,實現產業技術創新;通過空間換地”,全域優化生產力布局,實現要素利用發展創新;通過電商換市”,讓傳統制造業找到新市場,讓傳統市場找到新業態,推動商業模式創新。
調結構,既能助力當前增長,又能優化未來發展。”來自阜陽的省人大代表韋翠芳建議,當前安徽省要圍繞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把化解產能過剩與優化產業布局、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產品升級、促進節能減排及擴大有效需求等有機結合,實施一批重大技術改造項目,為中小企業升級發展提供有力外部支撐。
關鍵詞創業創新
—大力促進全民創業,釋放民間投資潛能
當前,基于投資和出口驅動的經濟增長已明顯受阻。大力促進全民創業,以創業帶就業,以就業促消費,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內在需要。
朱月信認為,中小企業是提供新增就業崗位的主渠道,也凝聚著萬眾創業的巨大能量,只有培育更多具有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的市場主體,才能提振市場主體信心,廣泛匯聚穩增長的新動力。
徐發成提出,加快釋放民間投資的活力潛能。要制定省級有關行業負面清單,積極引導民營企業進入負面清單外的行業和領域,建立向社會公開推介項目的長效機制。對特許經營領域制定具體辦法,保證民營企業依法進入的平等機會和權利。特別要堅決打破各種 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讓企業有意愿、有信心、有機會投資。
近年來,在打造經濟發展新動力中,安徽省管住有形的手”,導入負面清單”模式,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打開閘門引入民間投資。去年8月,安徽省向社會公布首批28個示范項目,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投資以合資、獨資、股份合作、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建設及營運。今年1月,第二批59個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建設營運的示范項目推出。
企業家是社會的寶貴資源,是市場經濟的弄潮兒。”韋翠芳說,相對于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安徽省更要發展中小企業,需要轉變理念,通過各種渠道,點燃大眾創新創業的熱情。政府也要把提振企業發展信心,推動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充分激發社會資本活力,掀起新一輪創業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