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3月08日,全國人大代表、深圳交易所總經理宋麗萍在參加證監系統兩會代表見面會時表示,對于創業板的高估值,會更多地采用市場化的手段來解決。
宋麗萍表示,創業板推出5年多來,已經有420家上市公司,市值接近3萬億元,成為全球除納斯達克以外最成功的創業板市場。這主要原因是中國是處于轉型階段的第二個經濟體,擁有全球少有的龐大的中小科技企業群體。
不過,截止到3月6日,創業板的平均市盈率近80倍,不但高于滬深兩市主板的市盈率,也遠遠高于納斯達克目前24.7倍的估值。因此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創業板存在巨大的泡沫。
深交所如何看待創業板目前的估值,未來是否會采用干預的手段來降低創業板的估值?”面對新京報記者的提問,宋麗萍表示,全球來看,創業板估值比傳統產業相比確實高,在同樣一個市場環境,比如納斯達克估值也遠高于紐約交易所。
宋麗萍稱,目前A股創業板估值是全球第一,解決創業板的高估值的問題,還得用市場化的手段,這樣才符合投資者的預期,例如通過低價批量發行,適度增加供給的方式把平均市盈率降下來。此外,對存量上市公司,也鼓勵其通過內生或外延式發展戰略,迅速提升盈利能力,逐步將市盈率降下來。
宋麗萍還表示,創業板的一些項目并不是需要很大的資金流,如果能夠把小額快速債務融資的規則落地,可能更有利。目前,深交所正在積極落實公司債的管理辦法。
宋麗萍透露,深港通目前已經完成了方案的設計,已經啟動技術系統的開發,今年下半年有望推出。
■ 聲音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賈康
國企改革應破除過度壟斷
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經科學研究所原所長、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賈康3月8日做客中經在線訪談兩會報道節目時談到,中國國有企業存在過度壟斷的問題,國有企業改革應該去除國有企業的過度壟斷,使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能夠在一個公平的、良性的環境下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比如金融系統,看起來中國確實有這么多家銀行存在,但是現在很多人意識到還必須發展大量的中小銀行、村鎮銀行以及社區銀行,那么如何發展?”
很多人說這么多銀行在競爭,但是一個現實問題是,居民所享受的金融服務明顯地處于短缺狀態。居民隨便到一個營業廳辦理自己柜臺上的金融服務的事項,排號要排20-30多,甚至更長的隊伍,這種情況已經存在多年,為什么不能改變?不能改變說明有某種過度壟斷的因素,抑制有效率更使老百姓得實惠的競爭過程。”賈康說。
賈康表示,實際生活中并不存在完全競爭,必然存在壟斷因素。中國在走向現代化的歷史過程中,國有企業比其他國家成熟的市場經濟體更多地發揮了作用,完成后來居上趕超的現代化戰略,但國有企業也存在著非常明顯的過度壟斷,國有企業改革應該去除國有企業的過度壟斷,使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能夠在一個公平的、良性的環境下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保監會原副主席李克穆
對互聯網金融應審慎監管
全國政協委員、保監會原副主席李克穆在3月8日保監會舉辦的2015年全國兩會保險業代表委員座談會上表示,互聯網金融應納入正式金融監管范圍,用審慎監管的理念推進。
李克穆表示,互聯網金融機構沒有地域限制,而且發展方向和業務形態不斷創新,對監管來說也提出了一個挑戰。
李克穆指出,到目前為止,國內被有關部門批準的互聯網金融機構共有兩家,一個是眾安保險公司,另一個是前海微眾銀行。這兩家公司的主要特征是線上業務,沒有線下。兩家機構成立后發展比較迅速,也比較穩健,給老百姓提供了很多方便。同時,全新的業態使得監管層也要有全新的措施。”
李克穆表示,互聯網金融的監管,首先要把互聯網金融納入金融監管,用審慎監管的理念推進,既要允許這個行業發展起來,也要一定的規則制約,這樣才能讓它發展得更好。其次,銀證保三個領域的互聯網金融是相關聯的,要從相關聯的角度設定監管規則。再次,要充分預計到互聯網金融技術上的復雜性,這就要求監管規則提高技術水準,同時要預計到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金融的不同,來預防可能發生的風險。
李克穆透露,此前在批準眾安保險的過程中,保監會征求了很多意見,對互聯網保險的監管已經有了一些政策,這些政策正在完善和修改過程中。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
強政府”需變為巧政府”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3月8日做客中經在線訪談兩會報道節目時稱,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意味著增長速度的變化,由過去的高速增長轉向了中高速增長,背后是經濟增長動力的變化,在這樣的背景下,推動社會經濟全面改革急需強政府”變為巧政府”。
劉世錦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于改革做了全面的部署,核心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問題。從政府本身來說,就是怎么來轉變政府的職能,怎么建立一個風清氣正的,懂法守法的,同時又是敢于擔當、敢于作為的,更重要的是有新本事,而且很聰明的政府。
劉世錦稱,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是規律使然,背后其實是經濟結構的變化。過去我們投資為主、工業為主,更多地依靠外需,更多地依靠要素的投入,但是經過這兩三年的變化以后看到,消費的比重超過了投資,服務業的比重超過了工業,外貿出口現在也很難像過去那樣有20%以上的增長,以后可能也就是5%到10%這樣的增長率。目前從15歲-59歲的勞動力總量是在下降的,所以中國經濟正在變成要更多地依靠消費、服務業、國內需求以及要素生產力提高經濟發展。
劉世錦指出,上述變化對政府職能發揮提供了更高要求。在政府報告中也有提及,對市場來說,怎么進一步放寬市場的準入,怎么建立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機制,即從強政府變為巧政府,可能是政府要考慮的核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