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3月25日訊 又到年后招工高峰期。對于需要大量勞動力的制造企業而言,年后用工荒”儼然成為社會問題,如何招到足夠的返城工人,或者讓回鄉過年的工人如約回來,是企業絞盡腦汁的問題,也是相關部門和媒體關注的重點。
上周,爬山虎中小微企業成長聯盟聯合樂創會發起了一次關于中小微企業用工情況的調研”,兩天時間下來,有超過100家在杭的中小微企業參與了此次調研,結果顯示杭州最缺人才集中于十大產業”,尤其以互聯網和文創產業為主。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現象,與杭州市大力推進一號工程”密不可分。以一號工程”為統領,機器換人”作為擴大有效投資重中之重的工作被推進。在多方努力下,機器換人”工作初顯成效,以現代化、自動化的裝備提升傳統產業,推動技術紅利替代人口紅利。
高效率的機器讓制造業企業的車間變成安靜的無人化生產。這安靜的底下洶涌著工業4.0”的革命浪潮,以悄然的姿態和迅疾的速度顛覆著杭州招工結構和產業結構。
每年年后招工形勢不樂觀 機器換人”成為必然選擇
在西子奧的斯電梯有限公司的電梯車間里,一條威猛線”正在大發神威。這條全自動廳門生產流水線改造項目是最近實施的一個成功案例,由西子奧的斯的技術人員按照產品特性設計各個工藝環節,委托具有豐富設計和制造經驗的荷蘭WEMO公司度身打造的廳門生產線,項目總投資達到3000萬元,投入使用后每年可節約2000萬元,是當今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門板生產線,平均每6.8秒就可以生產一塊廳門板,生產效率提高了6倍。
讓西子奧的斯決定實施機器換人”的決定,不僅是因為機器的高效率令人咋舌,用工困難也是原因。
之前一條生產線需要16個流水工人,而現在整條生產線通過一個電腦操作人員就可以控制。綜合折算,機器換人”讓西子奧的斯至少減少了95名工人。
隨著勞動力總體數量下降,以及制造業向中西部城市遷徙,外來務工人員選擇返鄉就業,工人回流人數減少,季節性用工荒”、結構性用工荒”逐漸呈現全面化、常態化態勢。東部地區的人工成本不斷上升,使勞動密集型工業制造企業的人力資源成本優勢逐步降低。不少工廠即便常年招工,崗位依然長期有缺口。
在這樣的情況下,機器換人”成為勞動密集型企業不得不面對的選擇。
機器換人”推動產業結構調整 用工需求從低端走向高端
用工荒”代表著人口紅利的遠去,低成本優勢已然不再,如何再造杭州這個制造業大市乃至浙江這個制造業大省的優勢,杭州和浙江的選擇是機器換人。
機器換人”后,金固股份輪輞線和輪輻線流水線上勞動力減少85%;老板電器減員、轉崗員工近100人,減少勞動用工成本約500萬元;三花汽零員工總數下降了20%……一份份數據說明了杭州對低端勞動密集人員的需求,隨著機器換人”的推進在減少。與此相對的,是杭州制造業對高科技技術類人員的需求增加。
2014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業人員數同比下降2.3%,萬元工業增加值從業人員數同比下降10.3%,單位工業增加值直接材料消耗同比下降12.9%。不可否認,機器換人”促進了杭州企業用工結構的調整。
但這不是機器換人”帶給杭州的唯一變化。企業用工結構的調整,折射出的是杭州產業結構的變化。隨著富生電器、重汽杭發等一批省市機器換人”示范應用企業的涌現,杭州加快傳統制造業產業智慧化”步伐,促進了信息化和工業化兩化”深度融合,推動了工信經濟轉型發展。
隨著機器換人”推動產業結構的調整,也推動了為機器服務的服務業發展。機器的保養、維修,產品升級后的營銷、設計、創意、電商服務都在呼喚高端服務業的發展。同時,對于機器換人”后失業的低端勞動力,相關職能部門也要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吸納結構性失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