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給兒子辦居保,怎么弄?”
“我失業了,補助金怎么領?”
“我要辦退休。”
“我要領助聽器?”
“怎么領免費乘車證?”
……
如果要解決這些事情,通常會怎么做?相信大部分人一定是選擇跑社區服務中心辦事大廳。但是對于上海江橋社區的百姓來說,這些事情完全可以交給機器人來做。
去年11份,上海江橋亮相了全國首個社區智能機器人--“江橋社區服務中心智能機器人云服務系統”。經過四個月的成長,它功能越發的完善,業務查詢、日常生活、信息服務、咨詢聊天,樣樣精通……好了,不多說,這就帶著大家一起感受一下,不試你肯定想不到行政業務還可以這么辦理。
我們就以微信平臺上的機器人“小惠”來說明吧,作為江橋鎮智慧社區智能服務系統建設的重要一環,它與辦事大廳、官網構成一體,協同操作,實現了7*24小時的全天候便民服務。
此項平臺的業務功能,匯聚193項社區服務內容,什么社保、醫療、社會救助、住房保障、人口、計生……與民眾息息相關的業務一個也不落下,你問我就答,根本不是事。
因為采用“智能機器人中國第一品牌”小i機器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技術,老百姓與“小惠”進行交流時,可以完全不用掌握指令語言,怎么想就怎么問,而聰明的“小惠”甚至讓人感覺不到是在和一臺機器對話,回答起問題來自然大方極具生活化。
當然,老百姓使用自然語言,難免會出現提的問題模糊不清的時候,而“小惠”會及時的做出溫馨提示,并把相關的問題羅列在答案下方,引導百姓正確使用。

如果跟它聊開了,會發現聰明的“小惠”還頗具人情味,說話幽默風趣,知識淵博,完全可以當個我們生活上的“朋友”,心情不好的時候,它還能給您講笑話,保管心情立刻多云轉晴。

作為全國首個社區智能機器人云服務系統,毫無疑問,“小惠”著實吸引了當地不少民眾的關注,幾個月下來,從最初的好奇到質疑再到如今的信任,“小惠”經受住了考驗。當然也有很多需要進步完善的地方,相信它可以做的更好,贏得江橋人民的肯定和贊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