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嘉定區區長杲云的帶領下,包括區府辦,科委,衛計委,團委、體育、文廣、旅游、江橋鎮汪潔鎮長在內的一眾領導到訪小i機器人,與小i董事長袁輝等人進行了座談,聽取匯報并參觀了小i的展示室,杲區長在詳細了解了小i企業發展、應用情況及云智能平臺的建設情況后,對小i給予了充分肯定,特別是對小i的智慧城市建設情況,他說:小i將政府積累的數據進行整合、激活,更好的服務應用于民眾,應該快速在上海,乃至全國復制推廣。

杲云(左二)一行在小i機器人創始人袁輝(左一)陪同下參觀小i展示室
“將政府積累的數據進行整合、激活,更好的服務應用于民眾”這一觀點,與7月3日舉行的上海智慧城市建設“十三五”規劃研討會的討論結果高度一致。該論壇由上海市經信黨工委、市經信委、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解放日報社聯合主辦,研討會上,專家和企業代表就智慧城市建設存在的問題和短板進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可行性建議。與會專家認為,智慧城市最終要服務于社會,政府應該從被動轉主動,從原來自己內部用轉向服務于民,而其中,開放政府數據并為社會所用,至為重要。
袁輝在研討會上發言,他表示:智慧城市最終要服務于社會,關鍵是要看普通市民對智慧城市有沒有切身的感受,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政府從被動轉主動,從原來自己內部用轉向服務于民非常重要。政府應該在安全基礎上,進一步開放數據,這些數據如果不能被挖掘使用,價值就是零,如果被充分運用,那具有巨大價值。而小i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通過建立“各家單位連接小i,再由小i連接社會民眾”的服務模式,將政府數據信息有效整合,發揮政府資源的作用,滿足公眾生活中的多元化政務服務需求,真正將信息惠民落到實地。

小i機器人董事長袁輝在上海智慧城市建設“十三五”規劃研討會上發言
今年的5月26日,小i機器人正式對外發布的“中國最強大腦”云智能平臺,這個開放的平臺可以與各個企業、機構、單位對接,輸送來自云端的強大的類人智能交互服務能力。小i機器人智慧城市云智能平臺正是建立在小i最強大腦平臺之上。
融合了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最前沿的技術的小i機器人智慧城市云智能平臺,是“互聯網+人工智能”的典型應用。無論從技術、架構領先性、還是低成本、可擴展、易推廣性上都具備國際級創新水準,適合在我國智慧城市范疇內快速推廣,是智慧城市信息服務送達到市民的智能通道。
上海嘉定機器人云智能平臺是小i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的典型應用。以小i全球領先的智能人機交互技術為支撐,平臺可提供智能化服務,對外,完全支持居民的自然語言交互,系統平臺同工作人員一樣,能夠自動引導居民正確的解決問題。對內,協助工作人員解答居民疑問,對員工提供自助式培訓,同時加入后端大數據分析,掌握熱點問題,及時做出響應。平臺可支持微信、微博、QQ、Web、APP、智能終端等在內的全渠道應用,市民需要哪個渠道接入,平臺就可以打通那個渠道。
而一個更為突出的特點是,該平臺采用模塊化設計,可以被快速復制,各個地區、城市可針對自己的具體情況,挑選政策咨詢及業務辦理流程模塊,節省成本。同時,模塊化設計支持快速上線,快速投入使用,為更多老百姓帶來便利。
目前,該平臺已對接了嘉定區科委、衛計委、旅游、文廣、體育、團委等各主要職能單位的官網、官微電子信息渠道,完成百姓在線政策咨詢、網上業務辦理。
在醫療服務這一重點民生垂直服務領域,小i云智能平臺已覆蓋嘉定各家甲級醫院,患者或家屬在手機上即可完成掛號、候診信息查詢等需求,緩解了掛號難、就診排隊時間長等問題,打造了強大的溝通渠道,實現了真正的“信息惠民”,成為醫療領域智能機器人應用的又一個創新標桿。

病人通過微信完成咨詢、預約、掛號
人們常說信息服務要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問題,而在嘉定的江橋區,建立在小i云智能平臺基礎之上的社區事務服務智能機器人終端可以說已將政務信息服務送到了老百姓的手中。在江橋鎮下轄的嘉川社區、金達社區、曹安社區、太平村、新華村、幸福村等六個自然村與居民社區,目前已開展了智能終端的推廣部署,完成了政務服務向村鎮的延展建設,為社區居民提供智能化的政策咨詢、信息查詢查詢、業務辦理、社區服務等。

一個小姑娘對江橋金達社區里的智能終端充滿好奇
目前,小i機器人已在上海以及全國多家市區縣,配合當地需求開展了在人工智能社區醫療服務、教育服務事項、電子政務權力公開等重點領域的探索,以“互聯網+人工智能”推進智慧城市在全國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