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線上App分發渠道寡頭早已成立,百度91、360、騰訊應用寶、小米等幾乎已經壟斷了國內安卓Store的分發量,二三四線安卓Store的分發量在馬太效應下越來越少。渠道寡頭讓App廠商的推廣渠道和位置相對有限,這完全滿足不了有錢土豪們的需求,所以他們要不斷開拓除了線上之外的新渠道,比如地鐵廣告、電視廣告等。地鐵廣告只能投放在1、2線城市,卻無法覆蓋到3、4線甚至更偏遠的地區,這就給了電視廣告機會。
電視廣告的成功樣本
1、其實臺灣和日韓最主要的App分發渠道就是電視,而不是我們在大陸常見的App Store、積分墻、banner廣告條。
2、騰訊手機管家、唱吧、360、墨跡天氣等App曾上過湖南衛視,都獲得了超高的下載量,也讓國內的App廠商看到了電視渠道的能量。
電視分發App的優勢
明星粉絲經濟,通過大牌明星的推薦,不但能直接影響他們的粉絲,還有品牌效應,效果會更好。
品牌傳播,傳統媒體的品牌效應很強,很多用戶依然非常認可電視臺的廣告推薦。
向3、4線城市有效延伸,大都市里的白領大多對智能手機、新App來說,掌握得很快,不過他們不怎么看電視。這對3、4線城市的人們來說完全不同,他們大多是電視觀眾,對智能手機、新App缺乏受教育的渠道,而且由于文化水平和接收新事物的途徑少,學習能力差,電視廣告通過視頻的方式介紹App,可以高效的教育低端用戶。
覆蓋面廣,如果是投在熱門電視臺而且是熱門節目,用戶覆蓋量會很廣。
電視分發App的劣勢
土豪的游戲,電視廣告的價格按秒收費,注定只有土豪才能投得起,所以我看到的廣告,大部分是月流水過億的手游,或是巨頭旗下的App,注定不是初創企業能玩得了的。
精準投放差,現在電視廣告基本談不上精準投放,因為電視臺也幾乎無法描述自己的用戶屬性,只能根據電視臺和節目的定位來推測,所以在精準投放上有所欠缺。
用戶下載成本高,很多小白用戶就算知道App的名字,也不知在何處能下載,不如在線上方便快捷,所以一些App的電視廣告,品牌傳播是主要考量的點。
無法精準統計效果,在線上很容易統計出單個有效用戶成本,但是電視廣告就幾乎無法統計。
綜合以上看來,通過電視廣告做App分發,目前還是土豪的游戲,主要以品牌傳播為主,可以覆蓋到線上難以觸達的用戶,是線上渠道的有效補充,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還需要逐步完善。謝謝閱讀,希望能幫到大家,請繼續關注腳本之家,我們會努力分享更多優秀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