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京東方面發出公開信稱天貓借注冊“雙十一”商標來壟斷“雙十一”,看到這封公開信的時候,筆者第一反應:難道一個商標可以阻止京東賣貨?想來多少有點滑稽。
據媒體報道,“雙十一”的商標早在2011年就已經被天貓注冊,之所以京東會在這個時候抨擊天貓,那是因為京東針對阿里發動的雙十一惡意營銷,以至于在廣告投放審查環節即無法獲得媒體通過,只能無奈通過“雙十一”商標被注冊來回擊。
那么,對于阿里注冊“雙十一”商標這個事的網友又怎么看?看了一下京東微博下面的評論,罵聲一片。。。這廣告片確實有點。。呵呵呵呵。
京東惡意營銷手段廣告未通過審核
雙十一之前,京東投放的廣告《上京東》是在赤裸裸的暗示詆毀阿里,這種依靠踩友商上位的惡意營銷方式著實讓阿里比較來氣。有媒體報道(我也看了),京東在本輪廣告的制作及發布環節中大量使用詆毀、抹黑同行的語言和素材,以至于在廣告投放審查環節就開始讓不少媒體無奈的下線了。
目前絕大多數的衛視均叫停了京東廣告投放,并要求其對其素材內容進行合法的修改和使用。京東此輪營銷暗藏的引爆點,就是想用這種方式逼迫阿里就范。
阿里的雙十一讓其他電商撈到不少便宜
如果非要說“雙十一”屬于阿里,誰也沒必要有什么意見,一來阿里已經確切的注冊了“雙十一”商標,現受到法律保護;二來這么多年阿里確實為雙十一花了不少心思,每年至少花半年時間為雙十一奔波,阿里想保護雙十一品牌的心是不容置喙的。
從2009年開始,一年一度的雙十一成為電商行業的標志性促銷日,而在最開始的雙十一,只是阿里一家的游戲,09年雙十一的交易額只有可憐的0.5億元,不過對于當時已經算是一筆巨額數字了。在隨后的四年時間內,阿里瘋狂刷新雙十一的交易額,9.36億、33.6億、191億,2013年更是達到驚人350億。
反觀京東等其他電商,這些年著實靠著雙11沾了不少光。天貓花了極大的氣力培育出了光棍節網購這個品牌,硬生生把一個屌絲節變成了一場網購狂歡,鬧的現在光棍節大家都只想買東西不像搞對象了!甚至連總理都點名表揚了,阿里對此居功至偉。
得不償失的公關游戲
11月11日這一天是屬于全人類的不假,但天貓申請“雙十一網購節”商標完全合理合情,在商業角度絲毫無可指摘:我辛辛苦苦生養的娃,還不能上個戶口了?再說京東等其他電商還能被區區幾個商標搞殘?換個說法完全可以繼續玩啊。不是還有618么?京東不也申請了雙11的商標么?沒人攔著你啊。
眼饞人家過得好可以理解,但非要說因為人家日子紅火自己才過不去下是不是強盜邏輯?喜歡人家孩子可以,但硬要搶回家去過戶就荒誕了。
至于京東《致全國媒體合作伙伴的一封信》中對阿里進行道德譴責完全沒有必要,自己的惡意營銷做法已經失去了道德高地。若現在反過來,雙十一商標被京東注冊了,京東真的會放過阿里么?結果恐怕未必會像《信》中說的那么大義凌然。
再者說,盡管“雙十一”商標屬于阿里,但阿里沒有制止,更沒有強制其他電商不得在這一天搞活動,其他電商同樣可以淘金(否則這幾年其他人早就鬧騰了)。商標戰與專利戰一樣重要,都屬于商業競爭的常規手段,不能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的指責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