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獨立博客的關注度相較于前幾年已經不可同日而語,目前市場真正能夠做到盈利的也只是一格電、盧松松等鳳毛麟角,大多數博客都處于關停的邊緣。試想當年ZB、WP程度紅火,咱們都在贊同其簡潔、容易上手的時候,誰也沒有想到4年后會是這樣的光景。目前自己經營的博客也逐步從盈利層面轉化到用戶培養基地,也不再將更多的盈利指標放到上面,只是用來交流,因為我明白現在的博客與盈利是絕緣的。
其實現在已經很少再見到大家在站長論壇上討論博客模板的優化問題以及搜索排名相關技術,而在大家沉默的背后是我們一致的擔憂:獨立博客到底還能撐多久。畢竟有些站長手中的博客是做了好多年的,扔掉了的確很可惜。就像筆者在主營業務之外,也存在一個博客,而對于它的存活,我也有著自己的考慮。
不再給博客過多的營銷,靜下心來做內容。以往大家做博客,無非是奔著行業名片或者是淘寶客去的,寫不了幾篇文章就會覺得內容深度足夠了,轉而投向營銷。現在隨著大家網購觀念的成熟以及相關知識的神化,真的很難再被你的幾篇水分很大的文章忽悠住。而這個時候,你再去過度營銷自己,搞一些網絡營銷的文章,質量好還行,若是繼續賣假藥,那么失去的用戶流量將是永久的,因此,如果大家想將自己的博客繼續經營下去,用作商業目的,那么真正的安靜下來做內容是關鍵。
將信息傳達的方式變換角度,更加主動地與讀者打成一片。相比于其他形式的網站,博客其實更需要讀者的長期支持以及高頻次打開,但是博客并不是在賣產品,內容呈現的效率顯然不及其他網站平臺,如何綁定住用戶是一個重要命題。更何況并不是所有博客都有盧松松、一格電那樣的名氣,不會招致新手主動訪問,所以各位博主在空閑時間要盡可能多的與博友進行交流,接受他們的投稿、通過他們的談話找到寫作素材、或者是創立QQ群一起侃大山,抑或設立博客分類為他們帶來流量,都是可行的辦法。
如果資源和人脈允許,那么就要將博客的視野打開。其實業界很多博客起初都是立足單一的領域,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積累了一定的人氣才做其他的拓展,畢竟僅僅立足于博客形式來開展業務,無論專業性還是效率上都不理想。像虎嗅網、雷鋒網、盧松松、一格電、36氪都是zb或是wp博客的佼佼者,仔細分析它們的發展,你會發現它們主題內容視野都很開拓,絕不局限于目前關注的單一領域,相關產業也會有涉及。比如盧松松擁有超級外鏈工具、36氪有互聯網創業孵化平臺、一格電有二手手機交易平臺等等,視野開闊才會帶給大家更多支持你的理由。
不要簡單地將將生存可能寄希望于移動平臺。之前有一些朋友總以為既然博客在PC端面臨打開頻次、信息推送被動等一系列問題,那么如果我們能夠在微信上開設一個公眾賬號或是開發一個APP,情況是不是能夠發生改變,利用平臺的及時聯絡能力以及推送功能,將信息盡可能精確地傳達到受眾手中。其實在這個想法的實現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第一,發展主動權始終控制在第三方,新功能的加入并非隨心所欲,尤其是微信,信息推送的頻率和性質受限制很大,第二,這樣會將博客徹底內容化,缺乏盈利的變通。因此,移動端口并非我們發展之道,目前來說,做PC端網站仍然是我們需要專注的地方。
將博客的文章主題更多的結合于生活和工作中。想當初我們做博客,最煩的事情是什么?沒錯,那就是定時更新博客的內容,趴在電腦旁一句話寫不出來真的很痛苦。一樣的道理,寫作仍然是我們現在放棄博客的主要原因。原來寫作能夠引來人氣,進而賺點錢,現在大環境都這么頹廢了,賺錢的難度劇增不少,堅持寫下去自然沒有了動力。倘若大家想將博客繼續下去,那么多寫一些生活的感悟抑或工作上的想法就好,雖然與當初做博客的主題偏離,但都是我們身邊經歷的所思所想,寫起來自然不費力,如果想用做商業目的,多寫工作上的事情,也多少會與博客的主題想切合。
博客的發展過程可能會比其他類型的網站要漫長一些,而時下這種情況則決定博客生存下去更要一種韌勁,用一種理性且高度的思維去運營效果才會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