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聽了一位seo前輩的一些seo策略與思路,終于有了一些想法,但卻不知道如何表達,或許是對seo策略的實施理解得并不完全吧 。不過我想這并不影響說說“2010 seo策略”這類話題,這里遠方博客也只將了解到的一些內容記錄下來,聽者是否有心就不得而知了。
先來看看一個seo成功案例:www.alibaba.com即阿里巴巴國際站。幾年前在做外貿銷售的時候就發現一個現象,只要在google.com搜索我們公司的任何一個英文產品名稱,第一頁結果中就 必然會出現阿里巴巴國際站的頁面,這可以說明這個seo案例有多么成功。不過那時候并不了解seo,只是在操作alibaba中國供應商平臺的過程中,偶爾對于如何在產品名稱和描述中、以及域名url中包含產品關鍵詞有一些體會,這應該算是我最初的seo啟蒙了。
事實上我們看到的那些英文產品關鍵詞排名和頁面關鍵詞密度,只是alibaba seo策略和痕跡的一種表象,很多時候我們只是用對一個小站進行seo的策略或眼光去審視一個大型網站的seo狀況。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至今為止seo流量仍然占alibaba國際站總體流量的60%以上。某個seo關鍵詞排名和網站整體seo流量并沒有太直接的聯系,因此我們沒有必要糾結于某個關鍵詞排名,這不僅是一種seo決策和思想觀念的轉變,更是決定seo內部優化和外部鏈接建設之間取舍的關鍵。
據說阿里巴巴平臺10年前就有seo團隊,最初也做一些外部鏈接,2005年開始不再做外部鏈接,開始設立seo頻道,拋棄外鏈后的阿里巴巴 seo團隊重點關注的是內優(不僅僅是內部鏈接建設),分析站內url和用戶搜索關鍵詞、流量關鍵詞之間的各種聯系,最優化配置網站內部鏈接結構,從而提高網站整體的seo流量,促使客戶轉化率最大化。阿里的關鍵詞策略是針對數量較大的中等程度流量的關鍵詞,這類關鍵詞基數大,而且往往被seoer忽視,競爭程度不會非常高,因此相對應的seo投資回報率很理想。阿里所有seo動作的核心是它的seo流量數據分析等十幾套seo系統,依賴于技術部門開發的程序支持。從alibaba seo成功案例,我們大概看到了一個大型網站整體的seo策略:站內-》站外-》回歸站內。在2010年seo競爭近乎白熱化、seo手段花樣百出的今天,這種seo策略仍然對我們做好seo有所啟發。
一個b2c或b2b平臺的seo優化,新站剛上線毫無疑問先要培養,豐富seo頻道內容,完善鏈接結構等。培養到一定階段,域名有了一定的權重,Google會每日定時收錄新增頁面之后,就可以開始考慮外部鏈接建設了,外鏈反映了一個B2C或B2B平臺的受歡迎程度,即使外鏈在seo排名算法中的權重越來越低,在當前這仍然是快速提高seo排名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是在擁有優質的外鏈資源的前提下。
最后一個階段,當發布了大量的外部鏈接之后(權衡競爭對手的外鏈數量與質量),我們希望seo還是回歸到站內。因為外鏈達到一定程度之后,依靠外鏈的seo效率會達到了一個瓶頸,必須超越某個極點后才能達到新的高度。事實上,外鏈建設和外鏈消亡在某種程度上是成正比的,你發越多的外部鏈接,已經成功的外鏈失效得也會越來越多。因為除非是做站群,外鏈很多時候是不受seoer自身控制的,這時候的seo就是和時間賽跑,或陷入惡性循環。如果這時候我們將seo策略的重點回歸到網站的內部優化,那么至少存在以下這些優勢:
1. 所有的seo 動作可控,效果可預見:我的地盤我做主,我自己的B2B、B2C網站想怎么優化就怎么優化。
2. 內容建設:所謂“內容為王”,如果能夠為自身網站豐富更多獨一無二、新鮮、對用戶有價值的內容,其seo效果必定是累積的、長遠的。為了外部鏈接而為不受自身控制的外部網站添加內容,除了一個外鏈似乎找不到其他意義了。
3. seo策略的重心移到內部優化,因此可以部署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到網站內部url結構優化、改進搜索結果描述提高轉化、流量分析和關鍵詞數據統計、分配上來。入境營銷(入內營銷)的精髓也在這里。
文章來源:http://farlee.info/
作者:FarLee